一瓶家乡的水土
家乡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那儿有山,有水,有我爱的人,有爱我的人。
十八年前,我正读初一。就读的中学离家约有十公里,是一所寄宿制的农村中学。在现在看来,只需五分钟的车程,但在那时,经济所限,只能走路上学放学。半学期后,学校为抓成绩,突然决定初一的学生要也上晚自习,白天来回还好,可晚上不安全,还很折腾,怎么办呢?正苦恼时,突然,心中有了主意。
一天,正在吃饭,“妈妈,要不,我寄宿吧,这样可以节省走路的时间,还能用来读书,而且也安全。”我对母亲说道。母亲停下手中的筷子,想想了说“可以。”当晚,我便宜收拾好行李。说是行李,其实只是几套衣服,一个凉席,一只脸盆。
隔天中午,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我拿起收拾好的行李正准备出门,母亲喊住了我,“等一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你没带。”“什……”没等我话说完,母亲便急匆匆地小跑出去,一会儿,又回来了,手里多了一个小瓶子,递给了我,我接过一看, 只见里面装着水和沙子,“这是什么?”我疑惑不解地问。“这是家里的水和土,你离家在外,得带着,到了学校,你就把它倒在水龙头旁或井旁。”“为什么?”“这是传统,你一定要带着,一到了学校就倒在水龙头旁或井旁,你带着就了。”母亲又重复了一遍,我“哦”了一声,就收了起来。心里暗笑她的“迂”。母亲信佛,她的很多话,我们子女的只有听着,照做着。现在想来当时真是聪明得过分了。
此后,高中、大学、工作等都不在家乡,临出门前,母亲总会亲手为我准备一小瓶家乡的水土,让我带着,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记得一到那儿就倒在水源旁。其实,母亲,对我们子女的临行礼物都是这样一小瓶家乡的水土,我们也习惯了。照着母亲的话做了。
六年前,我出嫁的前一晚。我正在整理东西,母亲走了进来,眼圈红红的,我自然知道,她是舍不得她的女儿出嫁的,当然所有的母亲都一样。她拉着我的手坐了下来,说:“丽啊,东西收拾好了吗?”“都好了。”我说完,只见她从口袋里拿出一瓶水土,“这一瓶水土你要带着,到了他们家,记得倒在水源旁……”她擦了擦泪,继续说:“这一次真的离开家了……到那人生地不熟的……有这一瓶水土融入那边的我水土,你就不用害怕了……妈妈也就放心了。”我一听,眼泪簌簌地掉了下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那一刻,我猛然想到初一那年,母亲第一次给我那瓶水土时,我还嘲笑她,我幡然醒悟:原来,每次我们远行离家时,母亲不忘的那瓶水土,是她的的那颗爱子之心,是她的愿望寄托。母亲明知我们终有一天会离她而去,而她只能目送并在心底默默祝福子女一切平安,顺应当地的水土,这一小瓶家乡的水土,是她的爱啊。
现在,母亲,您离开我们整整四年了,可还好呢?我在这儿很好,没有水土不服,反而胖了不少。您呢?我亲手给您的那瓶水土可倒在水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