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夺走便是给予
昨天和书友们一起读到艺术与游戏,说起小时候孩子对音乐的自然表达,感触尤深。想起儿子小时候对音乐、对节奏的痴迷,周岁前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听到街边的音乐声,抱在手里的他身体就开始各种扭,合拍地扭,家里的电子琴更是他钟爱的玩具,常常边弹琴来边跳舞。小女儿简直就是那脱口歌王,见到什么唱什么,听到什么学什么,一个自己熟悉的曲调,她可以编上各种歌词,多数还都在卯上;舞蹈更是小姑娘的最爱,一条丝巾,一架电子琴就是她的全部装备,她可以欢快地在自己的舞台上尽情舒展自己的舞姿。
孩子天生对音乐是有好感的,因为他们更接近自然,更接近游戏的本质,是自然的游戏的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感受到音乐舞蹈更多的标准和技能,便也失去了兴趣,常常想着,如果我们能给孩子一个玩音乐的环境,让孩子顺着自己的天性朝前走,他们和音乐,会发展出怎样的亲密关系呢?他们是不是也会更富游戏精神呢?
我们的教育总是急于要给孩子什么,其实,有很多东西它本来就在那里,我们只要不破坏就好了。
昨天孩子们拍毕业照,要自己换装,竟然有一个孩子望着衣服扣子束手无策。吃饭穿衣,大概是孩子最有机会、最早开始实践的自我劳动了吧,哪有孩子不想自己吃饭的?哪里又会有孩子不对衣服上的扣子、拉链感兴趣的呢?我们好心的、无微不至的成人,霸道地把这一切都夺了走,同时夺走的还有孩子的主动与活力。
丫头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就常常被关心备至的奶奶夺走很多做事的机会。奶奶是个对孩子有求必应、不求也要给的人。刚开始,孩子对奶奶喂饭并不乐意,可是奶奶看不过她的脏、她的磨蹭,会不自觉地迎上去喂,时间长了之后,她是很享受这种边吃饭边玩的感觉的。婆婆回家农忙月有余,和我们在一起,丫头难有这样的待遇了,我心中暗自窃喜,奶奶不在的时候,虽然累了点、苦了点,对孩子的好处还是看得见的。可是就在奶奶农忙之后回来的第一个晚上,这小姑娘竟然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电视一边享受着奶奶送到嘴边的美食。这不是一下回到了解放前吗?我强压火气,压低嗓门喊她过来,她一看我回来了,苗头不对,赶紧关了电视乖乖回到餐桌旁,一分钟之内喝掉了碗里的粥。奶奶在一边讪讪地说:“我喊她来吃饭,她不听唻。”第二天早上,她赖在床上不起,她已经自动进入了奶奶在场时的作息模式——睡到自然醒,想磨蹭到什么时候就到什么时候,上学时间没有下限。我不依,她撅着小嘴离开床,然后又赖在沙发上不肯吃饭,说是要等妈妈走了她再吃~你说这鬼丫头,她存的是什么心?这奶奶的存在感大概就来自这里吧,一边好的好的忙不迭地应着呢。我可不上她的当,不行,上学要迟到了,必须来吃饭,和妈妈一起去上学。又是一番哼哼唧唧,极不情愿地被我赶上了饭桌,胡乱吃了几口东西,不吃了,好,不强求,出发上学去。身后奶奶心疼不已,个曾吃得饱哦?带个牛奶走吧?哦,学校不好带东西吃,没关系的,她说的饱了。所以,下次你看到对孩子严格的妈,一定是亲妈。
奶奶回家后的福利还有,丫头学会自己洗澡了。这事儿已经让我窃喜很久了,我大大夸奖了丫头一番,说她一定是她们小二班第一能干的小姑娘,她听了更起劲儿了,原初还要我帮她洗头发的,现在就连这个活儿也自己解决了。她可是最怕洗头的,每天帮她洗头发都是一场惊天战斗啊,她一百个不情愿地坐在澡盆边上,弯着腰,捂着眼,一百个嫌弃地让我洗,眼睛里揉不得半滴水,一旦沾着了水,就是一番哭闹抗议。我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解决问题,可是就在这前不久的某天,她站在澡盆里,弯着腰,把头发荡在水里玩,就像那河边柳枝一样,她觉得好玩极了,弄湿了头发,自己给头发搽了香香,再把它甩在水里,游来游去,这头发就干净了。因为是自己洗,特别有数,这眼睛里竟然就没有沾到一点水,真是太爽了!从那天开始,她是每天都要洗头发的,这整个洗澡过程啊,我也就再也插不上手了,昨天进一步要求自己出浴、擦身,哇,你让老妈这么闲,叫我怎么好意思哈?呵呵呵呵~
我们都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孩子身上最本真、最可贵的东西,小心呵护,不夺走就是最好的给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