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

卷一书评

2018-11-25  本文已影响137人  柒侠传

高一七班  22号 吴健鑫

这周读了《苏东坡传》,对苏东坡的聪明才智感到惊叹,我便去研究了他为什么能有如此高的造诣和天赋。

当我读到第三章时,写的就是苏东坡的童年与青年时期。

东坡六岁便读书,十岁就能写出令人惊叹,绝妙的诗句。在8到10岁之间,他的父亲进京赶考。东坡与弟弟苏辙便在家由母亲管教。其中有一件事就是她教儿子读的是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范滂的故事,小东坡抬头问母亲说,他长大后要做范滂这样的人母亲愿不愿意。母亲的回答是“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这里令我为之敬佩。11岁时他就进入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父亲虽然没有考上,但对孩子们却充满了希望。之后他们父子三人一同进京赶考。当时的考官正是欧阳修,发现了有一篇文章写得绝妙,他以为是他的学生曾巩写的,不好意思给他第一名,就给了第二名。之后他很想知道是谁,就撕下名条一看,竟是苏东坡!他后悔莫及,但是苏东坡没有一点计较的意思,他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令欧阳修赞叹不已,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他们之间既是好友,又是“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欧阳修在苏东坡的仕途上寄予的帮助,苏轼也把欧阳修当作恩师一样。

通过阅读卷一不难看出,东坡能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能够有如此造诣,他童年时代:内在因素是自生的天赋,善于思考;外在因素是母亲的教育(但是母亲的教育侧重于对苏轼思想性格的影响),老师的启蒙(老师的赞扬,鼓励教育以及了与解答的疑惑,引导他接触社会上的文坛先辈),家庭氛围,社会时局等。他青年时代:勤奋求学(熟读经典,抄写诗句);父亲传授纯粹雅正的文风,还有弟弟亦师亦友,相互促进,家庭图书架满等。

于是,在父母老师弟弟的言传身教下,在安宁崇尚文学的家庭氛围和社会时局的滋养下,在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得拼搏下,中国文坛诞生了一位文豪它足以光照千古,永垂不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