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第22课)积食了怎么办?
说到积食,先讲一下脾。中医的脾是有自己的概念,它包括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还负责生血,统血,统水等作用,其中,脾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负责运化食物。
运化食物就是把我们吃进胃的食物进行吸收并向全身输送。
这种输送有两个方面,运化的运和化不是一回事儿,什么是运化呢?中医认为:食物进入身体,要经过"消、化、运"三个环节。
比如孩子的脾胃特别容易积食,这是小孩的特点。现在大多数孩子的脾胃太弱了,我们给他吃了好多好吃的,堆到里面就瘀住了。所以对某些特定的食物,突然摄入过多,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结果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就是积食。通俗讲就是吃多了,消化不良了,饮食积滞在胃肠了。
小孩和大人一样,出现积食就是因为脾胃太虚。本来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消化饮食就是脾胃协调升清降浊的过程。
脾主升清,指脾能将我们吃的一些营养物质往上运输给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胃气以下降为顺,就是把初步经过"消"的饮食,包括食物残渣等继续推向下行,即所谓"降浊”。
但是脾胃虛的话,我们的营养跟不上,反而是食物残渣这些我们身体用不上的物质积攒在身体里,从而造成了积食。
积食会有一些表现,说舌苔中间会开始变厚,有的是全部变厚,有的是只在舌体中间,出现一个硬币厚的圆圈。同时,积食的人的嘴里会开始有味,还有的人出现大便特别臭的情况。积食的人是不想吃东西的,肚子涨,容易烦躁,晚上也睡不好。
如果孩子积食严重,没及时消食,又受凉,可能引起发烧。
令人苦恼的是,平时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没吃什么啊,但还是积食,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消化功能太差了,脾气太虚了,对别人来说是正常的饮食量,在你的胃肠状况下,就足以构成负担。
所以,你只有通过健脾,才能改变频繁发生的积食。如果从西医角度上说,就要增加消化酶的分泌和胃肠道的蠕动能力。

*积食的典型表现:
首先是食欲不振,什么都不想吃,这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
第二是胃里饱胀感很强;
第三是容易反酸水,打嗝,而且打嗝的味道是食物的酸腐味。
这三个表现都有,或者其中一个特别突出,都意味着你积食了。
*积食怎么办呢?
如果看西医,医院一般会给你开一些助消化的药物。比如酵母片、吗丁啉。但这些药物不能从根本上增加你的脾胃功能,它只是帮助你把食物推下去。而中药的健脾消食,能从根本上增加你的消化能力,推助饮食的消化吸收。
而针对积食、针对脾虛导致的积食不化,在药店里就能买到的中成药有:加味保和丸、香砂积术丸、香砂养胃丸、加味左金丸。
这些常用的治疗积食的药物,用法却不同:
-加味保和丸是最广义的消食药,当你食欲不振,撑的难受的时候,都可以用这个药。
-香砂枳术丸针对的是积食之后不仅胃里饱胀,而且大便不通。这个大便不通包括便秘,也包括大便拉不干净。特别是孩子积食之后,大便除了臭,还像挤牙膏一样黏在马桶上,很难清刷干净。
便秘是因为食积时间久了而上火了;而拉不干净大便黏马桶是因为食积导致的湿阻胃肠。这个时候用香砂枳术丸帮助尽快把食积、把垃圾排出去。
还有一种情况也要吃香砂积术丸,就是食积之后、肚子吃坏之后,出现的泻肚。这个时候的腹泻就是食积的表现,也是身体在自救、在自洁。所以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止泻,甚至要借助药物帮助你泻干净,等你腹泻到没有酸臭的气味了,就算什么药都不用,腹泻也会自然而止。
-香砂养胃丸针对的是食积之后胃里不舒服。比如饱肚、吞酸水、不想吃饭。用香砂养胃丸既祛湿,又养胃。
-加味左金丸,用来治疗肝郁引起的积食,症状是反酸、吐酸水。
中医讲,吐酸水是胃中有热的表现,除了吃了过多食积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情绪因素导致的郁滞。
生活中情绪不好,各种郁闷,就会导致肝郁。
肝郁往往带来两个结果,对女性第一个就是月经不调,因为肝郁会直接影响内分泌;另外一个结果,不论男女都会发生,就是肝把脾克虛了,由此导致食积。
所以,有的食积并不是真的吃多了,而是情绪不舒畅,郁闷让你食积的。
加味左金丸治的就是被"气饱了"的人。它里面有黄连,为的是清胃火,同时还有肝解郁的一系列疏药,可以缓解积食引起的吐酸水的症状。
积食后,除了吃药,我们还可以吃一些零食来缓解症状,比如说山楂丸,大麦茶。
但是大家对山楂丸的功效是有误会的。山楂丸确实是消食的,但是它消的食主要是吃肉多引起的食积,在中医里面叫做肉积。
不过现在很多人的食积并不是吃肉引起的,而是吃粮食引起的,比如吃了很多的年糕、没有发酵的死面饼或者饺子出现的食积,这种情况,山楂丸是无效的。这个情况下最适合引用大麦茶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