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在养育过程中他们掉进去的这些坑,你真的不需要规避一下吗?

2019-09-24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个心理咨询师

问答

问:我觉知到了这些,可还是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何去疗愈自己?

答:武老师听到类似问题后,会有些焦虑感。用这个做例子,在没有形成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的意识前,就觉得这个焦虑是我的,因为我作为老师,有必要去解答大家的这种问题。

如果是一个喜欢灌输知识的老师,那可能会绞尽脑汁去思考如何解答问题了;如果是一个喜欢启发学生的老师,可能会把这个问题留给你自己来解答,你认为该如何解答?

但形成了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的意识后,可以这样思考这个问题了:

在养育过程中他们掉进去的这些坑,你真的不需要规避一下吗?
我感觉到的焦虑感,是提问的人传递给我的,借着这份焦虑感,提问的人和我之间就建立了这样一种关系,“焦虑的提问者”和“无所不能的老师”。
如果直接去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证明了我的无所不能,这时就有很高级别的自恋满足。
如果我不能直接解答这样的问题,我会感觉到“我是无能的”,于是有了自恋挫败感。

由此可知,提问的人无形中可能是期待自己无所不能,至少是不愿意承受“某一时间段内我是没有解决方案”的无能感,这种无能感、无力感,或者说是无助感,会让这样的人觉得自己很不好,于是希望有一个立即的解决方案,但暂时好像没有,于是焦虑就此而来。

相反还有些人,在分享自己的领悟和觉知。比如:

太震撼了,为什么我对所有的同性都没有好感,甚至有点讨厌憎恶,原来这种关系模式是小时候与父亲的关系模式的再现。
小时候父亲经常控制、打骂、羞辱,工作中,只要父亲不顺利,就当我是出气筒;而与异性的关系是与妈妈关系模式的再现,难怪我觉得异性女性更好接触,没有敌意,不排斥。
现在也为人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小孩不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知道了要用抱持的态度去抚养。
在养育过程中他们掉进去的这些坑,你真的不需要规避一下吗?

这个分享中,能感觉到,里面是有一个空间的,这个空间容纳了自己的思考、觉知和体验过程,相反太着急问“怎么解决怎么破”,是没有这样一个空间的,所以太着急解决办法的人,不妨慢一点,再慢一点,看看文章,激发了你怎样的一个内在过程。

问答1

问:妈妈的乳房是孩子最初的客体,那要是没有喝过奶的孩子会怎样?会形成什么样的心理特征?

答:的确,一岁前的口欲期,最好的养育是由妈妈带,妈妈有饱满的乳房和丰盛的奶水,还可以按照孩子的需求和节奏去喂养,但现实有各种不如意,我们之前也强调过,养育做到60分已经很好了。

真正的乳房和乳汁很好,没有,奶瓶和牛奶可以代替,而在喂养的时候,如果能做得非常好,那一样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位朋友她也没有奶水,但在整个养育过程中都及时回应孩子,尊重孩子的意志,孩子就发展得极好;相反她姐姐奶水充足,但对孩子一直很忽略,结果孩子出了很大问题。

所以,作为第一个重要客体的乳房,并不仅指的真实的乳房,也是哺育的总称。

在养育过程中他们掉进去的这些坑,你真的不需要规避一下吗?

问答2

问:性格都是源自与最初我们和客体的关系吗?性格和基因有多少关系?人们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么性格在后天的关系中,可以改变多少呢?

答:作为资深心理咨询师,深入到来访者的内心深处时,会发现早期客体关系的影响,实在太深刻了。

作为自身的被分析对象,找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做咨询时,也发现早期的客体关系的影响,实在深入骨髓。

分析清楚这些后,有些地方会发生很大改变。比如比过去更容易处理和表达坏脾气,身体也变得更灵活。

基因当然是存在的。比如,你不能让一粒苹果的种子长成橡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性,大部分指的是6岁前形成的东西。性格在6岁前定型,但只是定型,并不是不可改变。

问答3

问:为什么同样的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性格,却有很大不同呢?

答:基因不同会有影响。同时后天环境也有非常复杂的影响,虽然是同样的父母,但因为时间空间的不同,对孩子的期待可能会非常不同。

在养育过程中他们掉进去的这些坑,你真的不需要规避一下吗?

问答4

问:女儿三岁半了,一岁时断奶,断奶很顺利,她一直对乳房有特别的依恋,不知道该怎么样戒掉她的行为而不伤害她呢?

答:等她长大有了羞耻感,自然会放弃这么做。如果一直没放弃,作为父母也可以适当强硬,人的成长过程是必然会遭遇各种伤害的,父母别主动去制造太大的伤害就好。

村上春树,在小说《挪威的森林》里,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纵使你再努力,你还是会不可避免地伤害到别人。

问答5

问:和别人相处中,很容易觉得别人生气了。可能因为在最初和妈妈的关系中,妈妈很容易生气,还有发现,自己其实有逃避和别人建立深度关系,这是不是在最初试图建立深度关系时,受到了伤害?

答:这个猜测很可能成立。还有一种可能是你太容易生别人的气了,但你对自己的愤怒没有觉知,而把它投射到了别人身上。

这两种可能常常是并存的,也就是说,你一直怕妈妈生气,而一直太过于为妈妈的愤怒考虑,导致你会压抑自己的愤怒,于是对自己的生气太不敏感。

如果一深入关系,就担心别人生气,或者自己会生气,那自然会害怕深入关系,如果这个这些说法成立,那么可以对自己:我是可以生气的。

在养育过程中他们掉进去的这些坑,你真的不需要规避一下吗?

问答6

问:父母在小时候,什么都替我做主,在稍稍有了自我意识后,先是感到愤怒,后又无力改变,只能逆来顺受,这就是我的人生轨迹吧。但现在已为人母,仍然有这种无力改变现状的强烈感觉,担心儿子会变成我的样子,该怎么改变呢?

答:你的担心值得理解,不过在这段话中,看不到孩子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只看到了你的担心。

这意味着你可能会忽略孩子的真实情况,而总是想象孩子是怎样的,想必你父母也没有能力,看到你真实的样子,而总是拿他们的想象去套你。

如果你认为有道理,可以做一个作业:花一段时间,比如一周,好好回忆你儿子的那些重大体验,在那些重大时刻他的表现是怎样的,特别是他会说些什么样的话。在这个回忆的过程中放下你的担心,你的想象,只是看着他的样子,听着他说的话,嗅着他的气息就好。

在养育过程中他们掉进去的这些坑,你真的不需要规避一下吗?

完成后,好好看看,你眼前的儿子,好好去听听,他有什么话,想对你说。

问答7

问:如果人际关系有问题的人,多半是性格缺陷;性格又是原生家庭的产物,那要尽量摆脱原生家庭。在与其他的关系中碰撞、摩擦中改变自我,是这样吗?

但个人认为,性格除了跟原生家庭的有关外,还跟遭遇有关。一个人总遇到挫折,即使他再开朗乐观,种种打击之后都会变得阴郁内向。尤其是在人际关系方面,经常受挫的人,有多少可能越挫越勇,能挺到改变自我,改善他人关系的最后关头。

是不是改善人际关系前,首先得把内在关系模式纠正,才能在新的关系里良好适应,而不是让那个孩子与更多人接触这么简单,就可以解决呢?

答:第一,谁都有性格缺陷,比如外向的人,就缺了内向的人的一些优点;第二,逻辑上讲,总遇到挫折,“多少会变得内向阴郁”,这个表达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在养育过程中他们掉进去的这些坑,你真的不需要规避一下吗?

但生活中,我想每个人身边都有至少一个那样的人吧,尽管遭遇了无数苦难,可他仍然一直保持着乐观积极的生命态度。

问答8

问:如果经历了分离之后,没有放过“毒”的人,长大后他的伴侣如何能帮到他呢?

答:陪伴、理解和接纳,长时间的爱与陪伴,就是非常非常好了。在伴侣关系中,随着安全感越来越足,退行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反而是要做好准备,知道亲密关系中势必会彼此“放毒”,否则亲密很难真正建立起来。

问答9

问:家庭中父亲在外打工,大哥管理二哥和我。成年后对追求者很严厉,总要求他们对我好,能做饭会哄人。这和原生家庭中的状况相反,不是被男性权威压制,而是想控制男性权威。

在家庭中,母亲和大哥的控制欲很强,所以我在外面给人感觉是太软弱,没原则,甚至懦弱。那么在我和追求者的关系中,呈现出与原生家庭截然不同的情况,或者说我的位置,转换成控制者而非被控制者,这怎么解释呢?

在养育过程中他们掉进去的这些坑,你真的不需要规避一下吗?

答:在你的家中,能看到一个在所有关系中,都能看到的基本东西:严厉无情的强势控制者,和软弱服从的弱势被控制着。

很自然的,出于自恋,人们自然是希望做强势控制者,所以一有机会就,会展现无情的攻击,而攻击自己的追求者,是最不容易有代价的。

思考

学习心理学,需要很有勇气,因为会先把刀子对准自己,先解剖自己的每一个思想和观念。解剖之后会更清晰地看到,每一个部位和组成。

每个人都戴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直接通向大脑,叫自恋。心理学,就是在摘掉这个眼镜,看到一个更清晰、更客观、更真实的自己。

亲密关系是,要经过放毒和退行。这是一句让我感到震撼的话,为什么曾经经历的关系都没有深入而亲密?可能就是缺少退行和放毒这种行为,这种不太雅观的行为。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这些问答,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