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亲子阅读绘本系列之《一颗能孵出驴的蛋》
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142天。
孩子不努力,家长真着急,尤其在今天这个大家都意识到,开始内卷化的时代,躺平、不作为,你放过生活,放过社会,但是社会和生活未必放过你呀。那怎么帮懒小孩变得勤奋起来,运动起来呢?
今天分享的绘本《一颗能孵出驴的蛋》就是专门为懒小孩写的。它的作者是凯迪克奖的得主珍妮特·史蒂文斯。这个绘本出版以后就被美国的《学校图书馆》很多权威杂志推荐给学龄前后的孩子阅读,甚至很多美国小学老师把它作为班级读本来讨论。
研究发现,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拉开成长差距的,并不全是智商,而是一些孩子太懒,懒到最后才真的变笨了,是那种“积懒成笨”。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就曾经说过,他说小学阶段重要任务就是学会勤奋。
所以这个绘本一出版就特别受推崇,老师就认为它能帮孩子甩掉一身懒肉。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头懒得出奇的大熊,家门口的田地光秃秃的,它也不理,就整天靠在椅子上睡大觉。
后来有一天,这狐狸就给大熊送来一颗蛋,其实是个西瓜。但是狐狸骗大熊说,这颗蛋能孵出驴,然后驴可以帮大熊种地,大熊一听来了兴趣,立刻就行动起来了。
开始一分钟,一个小时,一天,一星期地孵蛋,那这个过程中,大熊为了给这个蛋带去安全感,快乐感,忙忙碌碌地干了好多好多事,和以前那个就呼呼睡懒觉的熊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行动起来了。
这里作者还安插了一些时间长度的小常识,比如大熊孵蛋所经历的这每一分钟,每一个小时都可以做哪些事呢。蜘蛛一小时可以织一张很精致的网,竹子每天可以长高90厘米,蛇蜕皮需要一个星期等等。
目的就是帮那些荒废时间的孩子,懂得时间它是有长度的,哪怕一秒都可以干一件大事。故事到这儿,悬念还没解开。毕竟西瓜它孵不出驴,接下来发生什么了呢。
一个大西瓜很意外地就碎了。大熊也明白过味了,这个西瓜根本就不可能孵出驴呀,可是大熊还是以前那个懒得出奇的熊吗?
他已经习惯动起来做事了,他发现西瓜籽后就大喊“我找到活干了”,然后大熊就开始努力地种西瓜,最后他很意外地,就是用卖西瓜的钱真地买到了一头驴。
这个结局它也是一个比喻,就是行动起来吧,你总是会有收获的。其实看完这个绘本,想到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活法》,书里面它就把行动叫做精进。跟这个绘本一样,那本书也强调了一种精神,就是你比昨天更进步一点,哪怕只有一厘米。
今天这个绘本也可以看成是咱们儿童版的《活法》,就让孩子多看几遍,不但可以改善他们的这个“懒病”,也能预防他们长大以后得上“躺平病”。如果想让阅读效果更显著,再推荐几个办法。
首先,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写一个读后感,说一说你看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喜欢之前那个天天睡大觉的熊,还是喜欢后来那个天天行动的熊。学龄前的孩子不会写字没关系,咱们可以口头聊一聊。上小学的孩子,可以根据年龄段写一篇50-100字左右的读后感。
第二个办法,用仪式感来督促孩子行动起来。比如说就把这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然后只问耕耘莫问收获。这种很有仪式感的文字,写到条幅上,然后贴到家里的墙壁上,熏陶孩子,也提醒孩子,咱们说到也得做到。
第三个办法,让孩子如果心动起来,那我们自己不能躺平,因为我们言传身教,如果我们在孩子面前总是无所事事,那孩子也会照样学样。
第四个办法,这个故事里面插入了时间长度这个知识。它告诉孩子一秒钟、一分钟这些看起来很碎片的时间,其实是可以完成很多大任务的。如果孩子不信,我们可以让他们亲自去体验一下,比如体验一下一分钟你能跳多少个绳,你能写多少个汉字,你能不能读完一首诗。让孩子感受到这个碎片时间真的可以拉开人生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