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就是你的价值得到体现和认可
昨天看到一段视频,大概意思是:妻子因公出差一段时间,丈夫在家自己做饭洗衣服,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妻子回来后看到干净整洁的家和开心快乐的丈夫,却高兴不起来,而是深深的失落。
丈夫察觉到妻子的变化,在她再次出差的时候采用了这样的策略:平时依然会把家里和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毕竟整洁干净会让自己感受比较好。但跟妻子视频前故意把衣服丢得的乱七八糟,故意摆拍吃方便面的......。妻子回来那一天,看到满地狼藉、和看起来很颓废的丈夫,嘴上嗔怪着,但却很开心。听到丈夫说没了她就活不下去的时候,笑容却如此灿烂。
想起刚看到的古典在《拆掉思维里的墙》关于“爱”的三个误会*的一个故事,如出一辙:
一个朋友因为公事需要经常出差,每次在外面总是接到女朋友的电话:“你现在好不好?有没有想我啊?”如果朋友回答“好得很”“挺开心”,他的女朋友就很伤心:“你都不想我......你一个人都这么开心!”他非常困惑,心想难道必须说:“我现在糟透了?”
古典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一些人会错误地“把依赖当成爱”,我借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安全感”的问题。
视频和故事表达方式不一样,其反应的问题是一样的,其实就是关于安全感的很好的例子,这两位女性本质上是缺乏安全感。道理很简单,她们感觉到丈夫或男友不需要自己也可以过得很好,然后对自己说“你没有价值”,这句话关上了她们自信的门,于是就成了“安全感”的奴隶。
如果没有内在的安全感,但是内心有迫切需要安全感,我们只好慢慢地转向外部寻求寄托,当外部无法达到自己的期待时,就延伸成恐惧。感情如此,生活如此,职场也是如此。
这里以职场安全感为例:“不相信自己,害怕失去”成为了职场的一种普遍现象。我们尝试从两个不同视角来分析这个问题,一个是自己的视角,一个是他人的视角。
从自己的视角,如何建立职场安全感?
用《拆掉思维里的墙》里的话来反省自己:
你的潜能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一开始你信任它,它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如果一开始就不信任他,而去依赖其他东西,它就会慢慢的远离你,在你需要用它的时候,它也不会来。
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有自信,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某项工作,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情,人就是越相信自己,越能够挖掘自己的潜能,并充分发挥它。拥有这种想法,跟他人无关。
就像我一直觉得自己方向感不强,开车也常常不知路在何方?因为自己一开始就不自信,然后出门必用导航,不去记不去想。后来在某些事情的驱动下,竟然发现自己稍微用点心,不用导航也可以走很多分岔路。
工作中自己也常常迷茫,在没有得到上级领导认可的时候,总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怨世界太残酷也在温水煮青蛙,觉得难遇伯乐然后又郁郁不得志,这都是在向外寻求安全感的典型特征。这样就容易陷入痛苦,毕竟外部如此不可控。
从自己的视角,向内求是唯一获得安全感的有效方法。尝试用用古典说的方法,用自己的理解写下来:
- 在稍微安全的区域里,小范围冒冒险
- 远离那些易得的安全感,保持忧患意识
- 接触简单快乐的人和事,可以远离恐惧
- 做一个恐惧保险箱,暂存当下的恐惧
- 做一个成功日记,留下成功的峥嵘岁月
- 正面恐惧,随时准备战斗
所以从个人来说,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
从他人的视角,如何使用职场“安全感”?
既然从个人来说,需要从外部寻求安全感,这是由人性决定的。那么在企业经营的角度,如何利用这种安全感去让员工获得安全感,从而激发员工的激情和动力则是值得深思的。
当员工觉得自己能够给公司带来价值时,安全感是明显的。我们常常说要让员工保持危机感,它跟外界持续提供安全感并不矛盾。危机感是员工要保持价值体现的动力,员工只有持续进步才能持续提供价值,让员工获得安全感就是让员工价值得到回报,无论是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
如果一个企业让员工看不到自己的价值,那员工就不会有安全感。这是任何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深思的。
绕来绕去,最后就两句话:
一是,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它是给予而不是索取,给予可以让人觉得自己有价值。
二是,危机感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让员工要看到能力差距,安全感是员工努力给企业创造的价值能够被认可,这是一个闭环。
愿一切回归自然,简简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