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党·天地杂谈散文想法

都挺好?

2019-03-07  本文已影响24人  阿好在德国

有位读者,曾经在上海公司打工,每月4000元的收入,衣食住行,省吃俭用,每月攒下一半给农村家里,一年大概2.4万,5年12万。

家里转手把钱给了要娶媳妇要盖房的弟弟。

毕业5年了,女孩到了嫁人的年纪,发现家里没能给自己一点支持。

好在上天厚爱,遇到了没什么讲究的德国先生。

但是,之前为了攒钱,养成的苛待自己的习惯并没有改变。

异国他乡,除此之外,还把自己的学习安排的满满的,就为了早点找个好工作。

她的信条就是与自己较劲,吃苦。

但是,凡事有度,30出头的身体,本来就不强壮,还像20几岁那么过度拼,时间长了,问题来了。

心悸,失眠,继而带来情绪的崩溃。

终于决定回国休养。

看中医,拔罐,刮痧,听母语,吃家乡菜,静心呼吸,缓了过来。

我也常和她交流,她明白了:

要善待自己,富养自己。

若一直觉得贫穷如影随形,

节流到极致,再极简也没用,开源才是正途。

但是开源要劳逸结合,思维与平衡最重要。

钱,给出去就给了,也算是老大的一种能力和爱,好在弟弟弟妹懂事,感恩。

至于对父母,则更有发言权了。理解父母的思维烙印和局限,但是心里有个数,为自己活,也为自己多考虑。

儿女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孝。孩子自己的身体垮了,就算给父母再多的钱也是没有意义的。

回国休养后,她回来了,精神好了很多。放宽心,平常心,不着急,不嫉妒,不跟自己较劲。

顺其自然的进步。德语过了,驾照拿了,工作有了,她也惊喜的发现,自己升级了,是一个准妈妈了。

阴云已过,阳光灿烂。

爱自己,是几乎一切问题的答案。

正确的珍爱自己,关怀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