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30#每天500字#家

2017-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藕花深处碎碎念

(一)

由于工作的原因,自儿子小时候起就与先生两地分居,也一直对此耿耿于怀,遗憾与不能给儿子一个完整意义的家,也因此与先生多有争执。

及至两年前,儿子去北京就读高中以来,一家三口正式开始三个城市的独自生活。

一直以来对家的定义都是那个有娘在的地方,一声呼喊“娘“后的那声应答就是家,也因此在自己成家后,一直以给家人营造一个家的感觉为己任,也想当然的认为,其他人也都是这样定义家的。

曾经就此问题问过先生和儿子,理工男的先生拒绝回答,儿子也不置可否。

后来,在微信朋友圈与QQ空间做了一个小调查:你对家的定义是什么?

收到了很多答案。

“和爱的人在一起就是家“,

”最踏实最惦记的地方就是家“,

”有爱的地方就是家,心在哪里,爱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不论在什么地方,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家”

”能遮风避雨的地方,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彼此在意,一起过日子的地方“

......。

原来,在每个人的心里,对家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

(二)

儿子一个人返回北京集中处理开学前的学习任务,并拒绝我们夫妇陪同,说是一个人更能集中精神。

我问:过年期间一个人在那里会不会觉得孤单和冷清?

他说:现在他可以告诉我他对家的定义了,那就是在哪里觉得踏实哪里就是家。

“我心安处就是家”是这个意思吗?

他说:嗯,差不多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