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忘忧社杂家杂谭

梦中紫禁城

2018-03-25  本文已影响44人  慧好聊吧
梦中紫禁城

5O多年前我们虽然家境都不富余,但只要是有外地亲人来京故宫总是要去的首选。这是北京人招待亲朋的最重要方式。对故宫的了解和认知从5岁开始。

记得那年有亲戚来京了,我跟随着家人来到故宫,人小看什么都特别大,一下子被故宫的宏伟壮观和珠光宝气深深吸引,从此爱上故宫一发不能收。紫禁城永远在梦中。

每次去都要用尽全力去看各殿宝藏,那时各殿都开放,带上些吃食玩上一天一点都不知道累。记得有次在珍宝馆里看到各种各样的钟表千姿百态,听嘀嘀哒哒美妙的声音,有小鸟出来报时的,有刁着烟袋老爷爷点头的,有山川水景转圈圈的还有老爷爷拿着竹竿钓鱼的……哎呀太美了,看了好久就是看不够,姥爷说我们该回家了,就是不走,还没看够呀。问姥爷能让我住在这里吗?姥爷说这孩子看傻了。小小的心里扎下了对故宫的美好之根。对着各个大殿里的金壁辉煌那时不知道叫什么,但知道只有皇帝才能拥有这些珠宝和富贵。这神秘殿堂值得一辈子去探索。

6岁时和姥姥去故宫,姥姥是三寸小脚走路很急但是很慢,我一跑她就要追好半天。我们从现在的广渠门走着去故宫,那时没有大马路更没有公交车能乘坐,我们穿街走巷,绕着最近的路线走到故宫,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脚老太太的旅行开始了,每人一角钱门票进门,小人拉着小脚老人一步一步走进大殿,小的看不够总想往前跑,老的走的慢又不敢把小的丢了,紧追慢赶。不知走到哪个大殿时小女孩怎么也找不到姥姥了,急出一身冷汗。她在殿里殿外找呀找呀怎么也找不到那个小脚姥姥的身影,什么也看不进去了一心只想赶快找到姥姥,一声声叫着姥姥,姥姥。找了很久小女孩喊累了肚子开始叫唤了,实在找不到小女孩想莫非姥姥回家了?往回跑吧,只要找到姥姥就行,看大街小巷里小女孩拼命的跑,满脸通红汗水和泪水交织在一张稚嫩的脸上。终于到家了,只见姥姥也刚到家正跟妈妈说把我给丢了,见我进门两人相见抱在一起相互诉说着找不到对方怎样的着急。姥姥的小脚一步一步的走,一步一回头,满脸汗水往下流,现在想到这画面我的泪水还是控制不住呢。只有6岁的我和那个小脚姥姥经过这次再也没有丢失过彼此。对故宫的爱更深了。换作今天6岁小孩还得让人领着呢。谁也没有胆量让她一个人带着个小脚姥姥出门的。没有通讯,交通工具的年代生活也活出了另一种独特味道。(世上再也没有小脚女人了)

故宫文革时期有很多年不开放,这份情感藏在内心深处。参加工作以后再去故宫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一方面有文字的认知和历史知识的认知,另一方面很多珍宝再也见不到了,再没有看到小时候梦里都想再见的珍宝。童年趣事留下的美好画面永远定格在那个年代。

现在真正在北京生活的人有多少人没去过故宫呢?问问身边人真是太多了,时间成本太高,排队安检,排队购票。最重要的是北京人觉得去或不去故宫就在那里,不离不弃。北京人大多都是通过电视或专题片了解中国故宫博物院。身临其境去感受国宝带来震撼机会越来越少,每次路过天安门广场看到人山人海排队安检时心里酸酸的,故宫这个心里的紫禁城只有在梦里相见了。

故宫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每天有那么多来自世界各个地区的朋友来故宫吸取能量是最好最甜的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