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心理旅行·在路上

你以为是抑郁症,其实可能是缺爱导致的能量耗竭!

2019-08-06  本文已影响14人  依恋心理

今天有位家长问我:孩子与自己冲突很大,导致一些症状,被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但是跟自己不冲突的时候,是个很正常的孩子,为什么被诊断为抑郁症?

其实不少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比如有个朋友说他去医院治疗期间认识了很多同龄的抑郁症小伙伴,都接受了服药、电击等治疗方法,有一些挺快就明显治愈了,有一些很久都没法治愈,好像他们都被诊断为抑郁症,却根本是两类人。

多年前,我的澳洲督导也曾经跟我们说过的话题:对于抑郁症,医学治疗和心理咨询的总体成功率差不多,都是百分之五十左右。当时我就想,这不就是说:医学用药治不好一群人,心理咨询治不好另一群人。那么,把各自治不好的那群人换另外一种方法治疗,是不是能增加些治愈率呢?

与大量心理工作者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坚信必须通过医学手段才能治疗抑郁症的人,和坚信心理咨询可以治愈抑郁症的人,都不少,还时不时引发争论。如果他们建立信念的前提都是真实的案例,那么我怀疑,是否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说的抑郁症,不是一种东西。

欢迎你带着这些疑问,阅读以下内容。

一、抑郁的相关论述

1、《抑郁症_百度百科》 指出:

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非常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2、《北大六院院长:孩子心情老不好,原来是抑郁症?》 该文指出:

青少年抑郁症首选心理治疗

目前,中国抑郁症的治疗与发达国家类似,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及康复治疗。由于不同国家的治疗指南存在差异,抑郁症的最佳治疗策略存有争议。相较于成人抑郁症,目前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多采用康复训练、心理治疗,必要时辅助药物治疗。

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关于青少年抑郁症治疗的研究指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应首选心理治疗,在无条件进行心理治疗或心理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药物治疗,但应强调治疗的个性化。

在使用抗抑郁药的过程中,临床医务工作者务必严密监控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潜在的自杀风险,尤其是在用药的初始阶段。同时,有研究表明,多数抗抑郁药对青少年患者无效,且一些抗抑郁药还可能存在严重副作用和潜在自杀风险。在抗抑郁药物方面,比较了抗抑郁药和安慰剂对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的作用后发现,氟西汀明显优于安慰剂。(此句回应题主)

2016年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选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制定的关于青少年抑郁症指南也指出,针对轻度抑郁的青少年,初始治疗不使用抗抑郁药物,对轻度抑郁且没有严重合并症或自杀迹象的青少年,提供有限定时间(2到3个月)的单独非指示性支持治疗、小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reatment,CBT),或有引导的自我救助。针对中重度抑郁的青少年,提供特定的心理治疗(单独CBT,人际关系治疗,家庭治疗或精神动力心理疗法);建议这种治疗应至少持续三个月。除与心理治疗联用外,不要给青少年使用抗抑郁药。药物治疗一定要联合心理治疗,除非患者拒绝心理治疗,同时需制定具体计划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此外还要评估精神状态和总体进程。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指出,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应坚持抗抑郁药物与心理治疗并重的原则。心理治疗适合不同严重程度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有助于改变认知,完善人格,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最终改善抑郁症状,降低自杀率,减少功能损害。

3、《抑郁症非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 - 中国知网》 指出: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遭受负面性情绪影响,缺乏正性情感为特征的情绪障碍。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诸多应激因素的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抑郁症多呈反复发作的趋势,轻则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则导致患者自杀。药物治疗虽可有效地改善症状,但停药后容易复发,且许多药物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非药物治疗在抗抑郁症中的潜力得到日益重视。

4、《85%假性抑郁症都属自我认同感缺失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指出:

抑郁症是一种我们十分常见的情感障碍类的心理疾病,是与狂躁症相对的。一般情况下,抑郁症患者不会像我们平时所说的那样出现“今天我抑郁了”或者“过两天我再抑郁吧,今天休息一天”。真性抑郁症一般都会有很长时间的发病史,一般抑郁症都要连续半年以上的时间来积累坏情绪,而急性发作也最少要2-4周的发病期。而这半年中,往往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并常常自我责备怪罪,担心自己是不是会得各种身体疾病,而且饮食睡眠也都会持续性失调,有时候反复出现自杀、自残念头。但有这些现象,只是存在抑郁情绪。抑郁症看似简单,在临床上的诊断实际上是十分严苛的。所以,没必要仅仅因为出现了一时的情绪不佳就自行过早地给自己打上“抑郁症”的标签。

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85%的假性抑郁症患者都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自我认同感,并且拥有大量的负面情绪不会发泄。

二、缺爱型抑郁

本人认为,抑郁分为生理性、创伤性、缺爱性抑郁三类。

抑郁和抑郁症是不同的。简单来说可以这样区分:

A类抑郁。生理性导致的抑郁,在生活中找不到心因性原因,是大脑相应位置出现了器质性病变。吃药吧。

B类抑郁。创伤性事件导致的抑郁,一开始是急性的,若未很好处理会变成慢性的,大脑状态也呈现出病理性抑郁症的特征。比如产后抑郁、高考失利后的抑郁,地震灾难后的抑郁。心理治疗为主,吃药为辅。

C类抑郁。缺爱心理导致的抑郁,从小自我认同感缺失,亲密感、归属感缺失,安全感严重不足,生活有弥散性的无意义感,人际交往能力薄弱,人际情感感受性弱。建议心理治疗。

相关佐证如下:

1、相关学术论文:《大批论文证实:抑郁症不少是缺爱引起的》一文中列举了大量相关论文。

2、从缺爱的疗愈效果来看,大部分参加疗愈的缺爱者疗愈前都有抑郁特征,疗愈后抑郁特征消除,两年内回访无复发。(系统疗愈前后分别进行心理测试评估)

缺爱者疗愈中构建健康有爱的心理结构,心理能量不断增加,内心日渐和谐,对他人的敌意感下降,友爱感提升,说明心理能量与能量耗竭导致的抑郁症状呈负相关。

3、《登天的感觉》作者岳晓东博士认为,抑郁症分为内源性、更年期、反应性与心因性三类。(除更年期抑郁外,与本人观点完全一致),并提出抑郁症治疗,药物治疗是对症治疗,心理治疗是对因治疗。

三、缺爱者的能量耗竭导致抑郁特征

缺爱者在负面循环里,大量心理能量耗费在处理内心冲突上,而非探索成长上。缺爱者内心敏感脆弱,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压力稍大,或与人发生小摩擦,很容易能量耗竭,导致创伤。

森福教授演讲中说:

抑郁病人需要药物治疗,而耗竭的病人则不需要。

耗竭的科学术语是适应障碍而不是抑郁。什么是耗竭或者适应障碍?

耗竭是对于压力或群体压力的心理反应,进而导致明显的情绪或行为症状;耗竭是主观痛苦以及情绪困扰的状态,伴随着社会功能的损伤。通常出现在有重要人生转变或有压力事件时,压力影响到个人社交网络或更大社会支持和价值系统的完整性,表现出发展性转换或危机。个人的体质性质或易感性对于危机发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塑造了耗竭的展现形式,但这并不表示没有外界压力耗竭会发生。耗竭的发生和形成的危险取决于需求和应对的平衡,这和个人的易感性和资源相关。

缺爱疗愈专家:光之泉老师,微信号:12315785,公众号:依恋心理(让你一万年不缺爱的心理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