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师临周,其意不在九鼎
秦武王兴师临周,其意不在九鼎。
山东六国不允许。
九鼎,象征着至尊位。强取九鼎会引发山东六国再次合纵,此时的秦国虽然强大,但东边的齐国也是霸主级别的国家。为了只具象征意义的宝鼎,使国家陷于围攻的危险之中。这是不明智的。
秦国朝野不赞同。
秦国地处西陲,生活艰苦。况且,自商鞅变法以来,求实不务虚的精神更加深入秦国朝野。在当时那种情况,千石大米和宝鼎,老秦人会毫不犹豫选择大米。这是因为朝野上下都认为时机不成熟。当时的秦国虽然强大,但还没形成鲸吞八荒,横扫六合的大势。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出动军队大张旗鼓地嚷嚷着要取九鼎呢?
听说秦国要来抢传家之宝——九鼎的周天子,一哭宗庙,子孙不孝;二拜朝臣,先生救我。姿态可谓是做足了。颜率建议向诸侯国齐国求援。当时的齐国,经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齐威王励精图治几十年,国富民强。当代的齐宣王虽不如他老子英明神武,但也不是易于之辈。有能力和秦国扳手腕的,当此之时,也就只有齐国了。
颜率对齐宣王说:“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他的意思是说,九鼎给秦国不如给齐国,保护了天下共主的周天子,且有仁义的美名,还能得到自古就象征天子位的九鼎。
九鼎是权力的象征,不是权力的本质。当它在有实力的人手里,而这个人同时又有仁义的美名。物华珍宝,有德者居之。这是个巨大的诱惑。
我们作为后来者知道,齐宣王是答应出兵救周的。
难道颜率的智商已经达到碾压齐国百官的程度了吗?难道齐国君王就没有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吗?难道齐国朝堂当时竟没有一个人想过就算成功救周,其后如何搬运九鼎的事吗?
宁愿低估自己也不要小瞧别人,更何况是一个国家。
齐国群臣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他们还是出兵了。那就有两种解释。其一,他们有办法运回九鼎;其二,他们压根就没想要九鼎,至少现在没想把他们运回来。齐国地理位置距离秦国远,中间还隔着赵国等地。想要把九鼎从千山万水之外搬回来,变数太多,稍有不慎,惹得一身骚。比如被强盗打劫了,比如陷入某个山谷了,比如掉入河里了。那都会被有心人解读成德行操守不足于拥有九鼎。
山东六国多次合纵对付秦国,因为秦国的强大令他们害怕,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同理,他们也绝不愿意看到齐国一枝独秀。六国之间百年恩怨情仇,并不是铁板一块,只要对自己有利,谁都想要踩上一脚,分一杯羹。比如后来的齐与楚战于重丘,关津打垮魏赵联军,燕国乐毅率领联军破齐等等。关系很乱,但都是围绕一个利字。
齐宣王也不是昏庸之主。九鼎在诸侯国手里只能是个烫手的山芋,因为强如齐秦,以他们现在的实力也不敢单挑天下诸侯。
总而言之,齐国出兵,并不是想现在就把九鼎搬运回来。
可是,他现在不要,不代表将来不要,更不代表会把九鼎让给秦国亦或者其他诸侯国。
况且,齐国至少在名义上已经拥有了九鼎。这个才是齐国朝堂看中的,是最大的收获,也是出兵的真正原因。
事成之后,齐将求九鼎,只不过是齐国君臣讨要好处的借口。
周天子不给,势必遭人诟病,失信于天下,至少也会使其他诸侯国寒心。
周天子也绝不愿意把九鼎送出去。那么,就要找一个堂皇而齐国又不愿意揭破的借口去回应这件事,对天下诸侯国的内心有个说得过去的交代。所以,颜率给出了运输过程中两大难题。其一,其他国家也在谋算九鼎,有被抢的危险;其二,给出当年周武王运输九鼎花费人力物力的庞大数据。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法子,对周天子来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一个不想给,一个暂时不想要。各如所愿。
话说回秦国。秦国看到齐国出兵插一脚,就罢兵了。书中写到“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很简略。简略的地方往往有精华。秦国大张旗鼓而来,一看到齐国发兵,马上就偃旗息鼓了。两强相遇,预料之中的龙争虎斗呢,大国的面子呢,秦国是来搞笑的吗?当然不是,此文开篇就讲到,秦国临周其意不在九鼎。
秦国的小动作是在削弱周王室天下之主的影响力。让世人看到一个日薄西山,朝不保夕的天下共主,是在为以后取而代之减少阻力。此举也在试探天下诸侯。看看周王室在天下诸侯中还有几分影响,他们又会如何应对。最终的结果是齐国满意了,得到了九鼎名义所有权;秦国不亏呀,这个天下连名义上也已经接近无主状态了。秦国扩张路上又少一个枷锁。
一个朝不保夕、失去九鼎主权的天下之主,还有谁会敬畏和拥护他呢。
颜率巧舌如簧看似救了周王室,其实是饮鸩止渴。九鼎名义上属于齐国,周王室的名分也不在有说服力了。九鼎虽然还留在周天子手里,可谁都知道,周王朝已经是穷途末路了。
世人多称赞颜率的才华,在下窃以为不同。请诸君论之,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