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大学想法易经,宗教,哲学,心理学,中国传统

“泛系统价值优化论”与《易经》

2019-06-29  本文已影响1人  林汉扬

林汉扬 原创 于2006-11-07 21:06 (或更早之前)

关键字:泛系统价值优化论、阴阳

          现代西方洋人的许多学说未能在这方面提供多少信息,旧国学也是,甚至马克思思想也如此!不然,中国的文化怎会一直落后于西方?靠那些照搬过来不加以修改洋玩意?请洋人替代孔夫子的圣人我们又不是没干过可到头来又怎么样?是否符合我们自己的发展需要和标准,才是关键!现在又有人在那里叫嚷着复古,请回至圣孔夫子,这些人真是越学越倒退了,倒不如回到奴隶社会算了,孔子、老子等古圣人不就提倡复古吗?

        下面我试一试看为大家分折我之所以提倡发展推进传统文化的理由和方法:

      ①古人的思维太混沌不够量化,可用系统科学规范、量化。

          一方面正是由于古人的思维太混沌不够量化,许多词语模模糊糊太抽象,层次不分明,不够具体,在根本的“原子”概念上“阴阳”就存在有着一定罗辑混沌。正所谓:上粱不正下粱歪,大道不直小道曲唉!所岂能让现代学术成果都只能给它当注脚的道理,这样社会文化知识怎能推进、优化呢?但现在条件已成熟,可以用系统科学等学科,重使中华的精华再现,所以,应把握机会!

        ②周而复始的孤立系统循环论,可用开放系统的思想突破、提升。

      孔子、老子等古圣人的那套学问主要正是出之易经中64爻周而复始的循环论,是孤立系统的循环论,国人如真想发扬传统,我认为在这里可把易经中周而复始的循环 64爻——孤立系统的循环论,重新演译变为开放系统用2的n次方表示,64爻只是2的6次方=64,那么2的7次方······2的n次方?社会总是要发展的,描述现实的数字、符号以及由此组成的信息文化也应如此,有一个从定性到定量的过程,而且作为以系统形式存在的社会也不是孤立的系统,应该是开放的系统。

  

      ③借签热力学和价值论重注易数。

        阴、阳的概念不清楚,成为泛对称,导致许多谬论,应该确定系统参照标准,以系统参照标准确定与该参照系统有价值联系部分为为阳,无价值联系部分阴,有价值、无价值系统整体总和为阴阳己分太极。

      另一方面应该叫那些所谓国学家们,把阴阳的概念搞清楚!不搞清楚,否则,中国的文化将可能在这次复古的嚷着中再次停止前进!在这里我认为可借签一下洋人比较成熟的热力学关于熵与负熵流以及(火用)与(火无)的关系来重注阴阳的关系;在数学方面可以用微积分的方泛法研究阴阳之间的关系,因为阴阳的关系本来就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把阴阳己分的太极——阴阳己分状态的整体——当作为一个处于交换状态的参照系统,它可以是主体系统,也可以是客体系统。在我构建的“泛系统价值优化论”中,功用、效用等价值与阳、损失与阴、成本与阴阳己分的太极的概念等价,功用、效用、成本、损失 都是指参照系统的参数

    ④把易经的类似系统相似性及同态原理发扬。

        对系统相似性及同态原理,易经也有类似之观念;老子的《道德经》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宋人两程(程颐、程颢)更是提出“万物皆是一理”、“一物之理即是万物之理”; 这跟今人系统科学之系统相似性及同态原理。希腊古人也称人为小宇宙类似也。然而,我的“泛系统价值优化论”认为万物为价值而动,都是同一道理。

    ⑤希望能与众位一起来构建一套贯通中西的理论。

    现在,在下正是希望能与众位有真正才学的,但不一定有高学历的学者专家一起来构建一套贯通中西的理论:由于立足点是经济学,我因此以价值为中心,称之为:“泛系统价值优化论”!该理论以价值转化研究重点,信息、知识和思想的问题只是信息价值转化的问题!是物质、能量价值转化的属性、体现、描述!

        说白了研究健康问题的医学与研究整个地球环境的生态学跟经济学同理,其它泛系统也如此。在我眼里“经济学”己非经济学了,我称之为“优化论”——即“广义经济学”是研究系统如何配置、优化的,而衡量这个系统优化的程度的量即是价值量,可以是有用的物质量、能量、也可以是信息量!———总称“泛系统价值优化论”!

        下面是我研究的一点广义经济学公式总结: 

      孤立系统价值模型的求量公式是:

         

 从人(或参照主体系统)向环境(特别是社会)输出的功用量角度出发的公式:

      

  ①功用部分=总成本-损失

  ②功用率=有功用部分÷成本

  ③1 (能达到的最大功用) =损失率+功用率

  ④ (1―功用/成本)=损失率;

  ⑤1-(1―功用/成本)= 功用/成本=功用率;

  ⑥损失率=损失/总成本

  

   从环境向参照主体系统输入的效用量角度出发的公式:

      

  ①效用部分=总成本-损失

  ②效用率=效用部分÷自身付出总成本

  ③1 (能达到的最大效用) =损失率+效用率

  ④(1―效用/成本)=损失率;

  ⑤1-(1―效用/成本)=效用/成本 =效用率;

  ⑥损失率=损失/自身付出总成本

      开放系统与环境价值流量模型的求量公式是:

      (价值量=主体价值量+环境价值流量),环境价值流量≥0时,价值量≥主体价值量;,环境价值流量<0时,价值量<主体价值量。是沟通上面两组公式的桥梁,因为,当主体价值量为功用价值量时,对于环境系统来说则是起自身的效用(或优化效应);当客体价值量为功用价值量时,对于主体系统来说则是起自身的效用(或优化效应);可见,效用价值与功用价值是有相对性的,关键在于因参照主体系统的确定(或出发点)而异!

      在上面的模型求量公式中:功用、效用、成本、损失 都是指参照系统的参数,功用、效用等价值与阳、损失与阴、成本与阴阳己分的太极的概念等价,且是可以广义推广的!

一点浅薄之见,望高人指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