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356)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2022-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石岩磊简书

文/石岩磊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谎称是中国军队所为,这天夜里300多日军向驻扎在东大营的东北军发起攻击。当时兵营里有8000多中国守军,他们接到上级“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的电令后仓皇出逃,沈阳很快被日寇占领,随后半年之内整个东北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事变发生时,尽管东北军主力开赴关内协助蒋介石平定地方军阀,但关外仍有十多万海陆空军,张学良为何放弃抵抗,将张家经营多年的东北拱手让给日本人呢?这从少帅后来的回忆录中或许能窥见一些端倪,1990年,已获得自由身的张学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没有想到日本会大规模进攻,自己对日本侵略的形势判断错误”“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与国民党中央和蒋先生无关”。整个事件真的如其所说和老蒋没有瓜葛吗?大概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共产党人在多地发动了暴动起义,并创建了一系列红色根据地,蒋介石组织了三次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但都以失败告终。他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指导思想下不想招惹外国列强,所以一再劝告张学良:“现非对日作战之时,以平定内乱为第一。”在1931年9月22日的国民党党员大会上,蒋还强调指出:“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然而一战后的“国联”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摆设,岂能对处于半殖民地的中国施以援手?公理只会站在强权一方,和平永远是野蛮身下的弱女子。蒋介石把希望寄托于外部调解,实则是打算专心致志地内斗。而时年30岁的张学良在波谲云诡的整治舞台上还显稚嫩,势必成了不抵抗政策的替罪羊。可他的“判断错误”却给3000万东北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让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尝到了冒险的甜头,为日寇后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买下了祸根。

      1999年9月18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落成开馆,里面用大量的实物、照片、文献资料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目睹民族耻辱时,也欣然看到了众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虽然东北军大部执行了上司的命令撤入关内,但仍有2万多人留下来同外国侵略者血战到底,其中就包括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马占山、吉林督办公署卫队团团长冯占海、依兰镇守使李杜、哈满护路司令苏炳文、辽宁省警务处长黄显声等等,另外还有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等抗联英雄。他们彰显出了不畏强暴的血性,是我们民族不屈不挠的脊梁。

      1997年9月6日,日本时任首相桥本龙太郎来沈阳访问,写下“以和为贵”的留言。血染的历史似乎化作了轻描淡写的一缕炊烟,可大和民族将铁蹄踏入中华大地时,该如何解读“和”字呢?是让被蹂躏者强忍疼痛陪着笑脸大呼舒服吗?也许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题词才是振聋发聩的呐喊:“以史为鉴,富国强兵。”铭记历史,不是为了烙印仇恨,而是要勿忘国耻奋发图强,让他人不敢轻举妄动我们的奶酪,方能贵以和。

      2022.4.20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