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虐爱小说红尘娑婆悟冷暖,神鬼妖狐亦有情玄幻仙侠小说

三世断桥之白浪梦迷 第六章 清风衙

2018-04-13  本文已影响581人  夜语可书
三世断桥之白浪梦迷 第五章 获鹿记

1

  话说东镇沂山祭祀,自古有之,名列《周礼》,历代沿袭。但因为路途遥远,又怕京官偷懒,所以朝廷定下了个规距,在骈邑城南沂山边镇子上另设二衙。这个衙门的职权别无二事,就是给前来祭祀的朝廷官员盖章。盖上二衙的大印,京官们才好回去交差。耍不然空口无凭,谁知道你去没去?

  所以这个二衙官虽然不大,权力却是大得很。他完全可以刁难一下那些个朝廷重臣,皇上身边的红人。我不给你盖章,你就回不去!

  当然,这个二衙也不能太张扬了,因为那些朝中大员们整他,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但他还有一项特权,那就是朝廷官来亲祭,州官、府官、县官都要全体出动,鞍前马后伺候,充当陪祭,唯有他可以不去。因为这会儿,他比他官大!他完全可以坐在家里喝茶,等京官来拜衙。他要想刁难一下这几位官老爷,京官们也只能乖乖看他的脸色。所以沂山一地,形成了这样一个地方官管朝廷官的惯例。

  二衙这么牛,却是个清水衙门,又无所事事,山清水秀,居所清幽,当地人都把这个衙门叫做清风衙。

  风水轮流转,朝代有更换,但清风衙职权不变。到了梅尚书这一朝,在他的运作下,这个衙门又多了一项权限,兼管穆陵关。并从芝麻官中的芝麻官,相应地提高了自己的品级,从七品,成了名副其实的“二衙”。

  而这个衙官不是别人,正是梅尚书的义弟,当年梅兰竹菊四友中的竹友,抱石堂主的妹夫,姬云飞。

  再说姬云飞,当年也曾胸怀家国,心忧天下,无奈奸臣当道,时运维艰,连乐公子官至户部尚书,都常常萌生退意,他自然不思进取,乐得做个逍遥散人。出任二衙衙主后,更喜这份清闲。因其夫人鹤顶红也是一位才女,雅号清风,干脆在衙门外边挂起了一块“清风衙”的牌匾,终日里只是游山玩水,诗酒风流。

  城下之盟消息传来,他自然对梅尚书表示了不理解。虽然明知这位少年好友早已不是当年的乐公子,人在庙堂,身不由己,终究与他知己一场,甚觉面上无光。所以连日来躲在家生闷气,不肯见人。后来听说梅尚书回乡祭山,他更是懒得出面,不肯接待,只等梅尚书完成任务,来他二衙盖章,再好好刁难他一把,和他理论个明白。

  后来就发生了白浪河湿地天溪渊行刺一事。消息传来,他虽已多年没有谋面,还是为乐公子表示了担忧。于是派笛声将军带穆陵关十几名士兵前去,担任东镇庙护卫。自己则坐在家里听信。祭祀当晚,终究一夜没睡。哪知道天光大亮,没等到梅尚书,也没等来谭将军,有县城衙役前来报告,梅尚书黎明时分在东镇庙馆舍被蒙面人劫持,下落不明。谭笛将军和从京城来的长风侠已分头带人去追,还没有回来。

  “什么?!”一夜没打磕睡,他刚想喝一壶早茶,清醒下头脑,这一急,就差点带翻了茶桌,打翻了茶水。

  “怎么啦?”夫人鹤顶红在后面听到了动静,隔着屏风问道。

  姬云飞连忙挥手,摒退了差役,一面高声答道:“没事,今日天气晴好,我和你赏花去吧!”

2

  “好什么好?我是问乐公子怎么了?”小鹤没好气地说。

  “啊,你都听见了?”姬云飞这下没辙了,只好转到里面,陪着笑说。

  “你就知道什么都瞒着我,没事没事,天塌下来我都不明白怎么给砸在了里面。”鹤夫人撂着脸子,“还动不动就陪我赏花,你以为回回都是那出缓缓归么?”

  “这?天塌下来自有高个子顶着……”这姬云飞给揭到了短处,只好继续说着软话,“那我们这次快快行可好?”

  小鹤哼了一声,别过脸去。

  原来这出缓缓归,也是闺客中的一则典故。鹤顶红刚嫁过来的时节,姬云飞少年意气,天天和一群狐朋狗友笑傲江湖,夫人难免不喜,三番五次,说了不听,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姬云飞晚上回来独守空房,方知凄凉二字真个难捱,欲要前去俯就央求,又放不下架子,便深夜翻书,写了一封词藻华丽、情意缠绵的书信,其中引用了那句艳绝千古的典故:

  “夫人,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姬云飞这样做,无非是投机取巧,也可以说是对症下药,因为他清楚小鹤的脾气,知道哪把钥匙开哪把锁。小鹤还在待字闺中,就是断桥有名的才女,留下一篇篇诗稿,写满了少女的心事。和乐公子、抱石堂主他们举办诗会,每每不让须眉,被人称之为“断桥苏小妹”。但有一点需要说明,苏小妹长得奇丑,小鹤却是天生丽质。十六岁那一年,在其堂主大哥鼓励下,写过一篇冠绝一时的文字:《陌上花开》。所以在她心底,存下了一个陌上情结,姬云飞这句话,正好搔着了她的痒处。于是没用他负荆请罪,不等他三顾茅庐,小鹤便已以赏花为名,和他冰释前嫌了。

  没曾想这一招屡试不爽,今天偏偏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小鹤怎么说,和乐公子也算是旧相识,挂念着他人的安危,见姬云飞敷衍他,自是气不打一处来,继续奚落道:

  “你少拿赏花糊弄人!乐公子回乡,大家都是故友,东镇庙祭祀又是大事,你干嘛不去?弄得出了这么大一档子事,万一有个差错,坏了乐公子性命,你又如何对得起他?”

  “唉,郁闷啊,”姬云飞叹了口气,“那城下之盟,丧权辱国,让我等颜面扫地,哪里还有心情去见他呢!”

  “再说这事也许别有隐情,”小鹤轻蹙眉头,“我们都知道乐公子本是忠君爱国之人,人在天子脚下,也许圣命难违,身不由己,出于不得已才做出这违心之事……你郁闷,他可能比你我都更加郁闷呢!”

  “这倒也是。”经夫人一番点拨,姬云飞不由地频频点头,“好在我已派笛声前去护卫,他现在正在全力搜捕,相信不久就会有梅尚书的下落。”

  “可是事情还是出了!乐公子出了事,你又如何在家里坐得住?”小鹤声音高了起来。

  姬云飞摊摊手,一脸无奈:“可是我这不是也刚刚接到消息吗……”

  “反正我是着急!这事堂主大哥知道不?我要回去看看。”小鹤爽快性子,说走就走,接着起身开始收拾东西。

  “是啊,乐公子出了事,也应该赶快让那个人知道。”姬云飞这才想到了什么。

  “哪个人?”小鹤一怔,旋即明白过来。她轻咬了一下嘴唇:

  “你去吧,这回我不拦你……”

  “啊,谢过夫人!”姬云飞大喜过望,深深给小鹤鞠了一躬。

3

  姬云飞所说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梅尚书的邻家小妹残荷,一个冰雪聪明又有些精灵古怪的女子。

  女子天赋异禀,必然多才,命运多舛,残荷也不例外。话说她出生那天,便有异象,邻家看到一颗扫帚星拖着九条长长的大尾巴,落在了她家屋顶。她在屋子里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呱呱坠地。

  扫帚星,在民间自古就是不吉利的象征。左邻右舍难免会说三道四,父母也因此心中不喜。正巧村边的池塘里荷叶落败,枯莲支离,便顺口给她起了个名字,残荷。

  残荷直到三岁才开口说话,开口第一句话不叫爹,不叫娘,而是出口就是一个经字。父母觉得奇怪,于是从大户人家的学堂里借来了《三字经》教她读。谁知她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不喜女红,偏爱读书。到了五六岁上,私塾里的书便不够她读了。只是体弱多病,每到秋凉,便转肺唠。父亲为她遍访名医,用尽偏方,总不见好。后来遇到一个游方的和尚,和尚看了看说,你家这个闺女生有慧根,怕是什么灵物转世,搁在家里是活不长的,只有舍身寺庙,终生诵经。

  残荷的父母这才恍然大悟,她开口讲话时吐出的那个经字,不是三字经,更不是十三经中的哪一经,而是佛经。

  舍入寺庙并不难,因为沂山一地敬道礼佛,仅在山上山下,就有大大小小的庙宇七八座。但毕竟是自家骨肉,首先要父母舍得。残荷的父母虽然对这女儿的来历颇有些猜忌,天长日久,看她这几分伶俐乖觉,焉有不心疼之理?但父母更不忍心看着孩子整天病恹恹的,在自己身边受罪,更希望她一辈子平平安安,长命百岁,最终还是狠下心,把年仅九岁的残荷送进了位于沂山脚下的青竹庵。

  舍身青竹庵,是因为青竹庵本有女尼,女儿不至于太孤单。这时如今的梅尚书,当年的乐公子,邻家大哥梅大哥已经在法云寺藏经阁读书,心怜其才,对残荷早晚看觑。可残荷自入了青竹庵,身体虽大有起色,病却断不了根,而且三天两头做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拖着九条长长的尾巴,从山上到山下追一头白狼。这白狼跑呀跑呀,疲于奔命,最后在平原上躺下了,化作一条河流,弯弯曲曲,由西向东,折而北去,汩汩向大海流去。

  反复做这样一个同样的梦,她难免觉得奇怪,而且病总也不见好,后来就有人告诉她,白狼莫不是白浪?沂山东边不远,就有一条白浪河,发源于打鼓山,山上有一座白狼庙。当地人都说这条河是由白狼变成的呢,要不你到那儿看看?

  白浪河的来历竟与她的梦境出奇得相似,不由残荷不动心。这时已经一晃几年过去了,乐公子前往京城赶考,临行前把自己的这位邻家小妹托付给了姬云飞。于是在姬云飞的陪伴下,残荷来到了位于打鼓山山腰的白狼庙。

  白狼庙中竟无人看守。可是残荷一见投缘,便安之若素,在庙里住了下来。起初姬云飞出于不放心,隔三岔五过来探望,给她送一些钱粮。后来发现两个人颇为谈得来,顿起惺惺相惜之感,这放心不下就变成了一层牵挂。每次过来除了嘘寒问暖,还与残荷扯些不着边际的东西,朝夕相谈,毫无倦意,有时竟至通宵达旦。也就是说聊着聊着就忘了时间,天黑了也不知道,不觉东方之既白,在打鼓山上呆了一夜。

  小鹤为姑娘时,便与乐公子相识。那时都在一座山里住着,乐公子和抱石堂主相交莫逆,乐公子常来堂主的石屋中小坐,小鹤钦慕他为人洒脱,知识渊博,已经在心里认定了这个梅大哥。和残荷也见过几面,惋惜她的遭遇,对姬云飞与她的往来,平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在白狼庙里过夜,经宿不归,性质就不一样了,为此小两口没少闹别扭。小鹤多次赌气回娘家,回杏花坡长住,十回倒有八回与此有关。

       但小鹤既有醋意,听说梅大哥回乡出了事,姬云飞要去找残荷,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他。因为她本是襟怀坦荡之人,清风的雅号也不是白叫的,知道两口子过日子,除柴米油盐之外,还有一个词,叫做大义。

三世断桥之白浪梦迷 第七章 望海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