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群写作营Day10#一个馒头引发的生命敏感度思考
有伤口的手指伸进一杯盐水,第一感觉肯定是疼,但错在盐水还是手指有伤口?
今天因为机缘巧合,有幸参加了一场公益人际关系相处工作坊,从一开始的排斥和拒绝,到中途的若有所思以致后面的受益匪浅:如何从原生家庭出发发现自己,接纳自己,陪伴生命,温柔以待自己内心的孩子。
其中的一个触点从一个普通的物件,将其与自己的经历相联系,引发思考,感知由来。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晚餐,主食是馒。提到馒头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读书期间每逢节假日回校都会受到室友的投喂,比如油炸小黄鱼,烙饼~其中印象深刻的就是“有馅馒头”,据说是江苏南通地区的过节特色饮食,于我而言,至今人不能明白有馅馒头和包子的区别。每次享受室友和同学带来的各类美食的同时,又有一些歉意,因为老家没有可以外带的食材,仅有特色米面(宽的面条,一团团的蓬松,携带易碎),米饺,粑粑(米做的类似包子形状的食物)都是需要即食吃的,也就是现做现吃,没有办法携带的。因此平常也都是购买一些零食和大家分享,记得曾经有一次也和室友们讨论过没有这种情况的原因,室友说之所以他们那边有各种外带的食材包括有馅馒头啊、腊肉啊、油炸小黄鱼啊等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早以前老一辈就要外出跑生活,如前二年很有名的一档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中 食物迁徙之中的一样,为了生存和与故乡以及记忆中的记忆联系一起,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办法保存食物,不仅可以解决温饱更是一种家乡的味道,或许是对外出谋生的父辈一种精神慰藉,并 调侃的说是因为木头家老家那边以前很富裕,不需要如此。可是我知道原因并不仅仅只有这一条,否则,老家是个较为贫穷的地方,也有很多人外出谋生,但为什么却没有发明或者说想到这样的方式。老家地处中部省份的中部,可谓是“兼容并济”,好处是能吃到周边的特色食物,但另一方面也只是仅仅停留在吃的层面,做法来源等一概是模棱两可,比如说饺子,仅限于买饺子回来包饺子却不会擀饺子皮。仅仅一个馒头有陷和无陷的区别,不但是分量的区别,更多的是一个生命历程的体现和缩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