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2021-01-11
爬一座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瞭望远方。这种人生的经历与我而言,伴随着光阴的流转,变得越来越少。记忆中,已经不能清晰的翻寻出上一次爬山的点滴,也许是在我的学生时代,亦或是十多年前出国留学的时候。
我不是一个特别喜欢登山的人,一来是自己的耐力堪忧,无法支撑着自己奋力的登顶;二来自己也没有一颗征服大山的心,那种一山之上众览群山小的豪迈情怀也非我所求。所以我对于大山是敬畏的,不是不愿意去亲近,而是内心不太愿意面对,上山下山后对比的失落感罢了。
出发前就在地图上搜索到了一个盘山步道,离住宿就10分钟步行的距离,而且在各大景点评分网站里分值还挺高。所以行程里就满心欢喜的安排了这一个项目。
来到Queenstown Hill的入口,就有一块山形介绍图,这座山的海拔是970米,预计来回的时间是2-3 个小时。可能是自己准备的功课不仔细,一直以为是一个步道平坦的盘山公路,没想一进山门就被大山的第一个照面,打了一个下马威,妥妥的一个45度的陡坡,立马让我脚下有一种踩在冰地上打滑的无力感。好在路上铺满了细碎的石子,还不至于前进三小步后退一大步。但是脚底绵软的抓地力着实让我有一点不自信。“也许就是这么一小段吧!”我恨恨的给自己开脱着,咬紧了牙关勉强支撑着自己,完成了这一段大斜坡。
转过弯,总算见到一段相对平坦的山路,心下稍稍安稳了一点。随后一路见到很多菌伞为橘红色,菌柄为白色的野蘑菇,而且菌伞上分布着白色的小斑点。山下的信息牌就提醒游客不要采摘,因为是属于有毒的品种。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神奇的地方,有毒的植物都自带高贵冷艳气质,让人既好奇,又不敢靠近。
从山脚到山腰的部分,密密麻麻生长着高大粗壮的红杉树,绿色泛黄后落满一地的棕红色针叶覆盖了山体和步道,明明是盛夏,却有了一种深秋的落寞感。
好不容易爬过了山腰,山顶仍然被红杉树所遮掩,云深不知处。心里暗暗盘行程是否已经过半,因为接下去的路开始变得越来越崎岖,坡度增加,而且步道在某一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没有了人工铺垫的痕迹,反而更像是流水冲刷而成。路面光滑而陡峭,光秃秃的都是小碎石板,让上山异常艰难。到了山脊的景观台,才发现山上还有一块天然形成的湖,心中才了然,为何步道被冲蚀得七零八落的,惨不忍睹。湖里有一只野鸭妈妈带着两只小鸭在觅食,一见到我们就争先恐后的向我们奔袭而来,看来山上的伙食并不怎么充裕,而且也习惯了与人打交道,所以胆子大到直接跑到了我们跟前。可惜上山没有带些绵软的食物,包里仅有的脆蚕豆,让三只鸭子苦不堪言。但是实在是猎食不易,所以野鸭的一家也就将就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过了天然湖再往上攀登,山上就见不到红杉树林了。满山坡的都是低矮的灌木和暗青色的小植被。视线也慢慢变得开阔起来,山风呼啸而过,吹乱了头发,迷了双眼。整个人在风中摇摇晃晃的往最后的山顶进发,耐力也无由来的指数爆棚,脚尖像是灌注了真气,脚登风火轮,脚底生风。山顶近在咫尺,视线可及处玉树临风。
约莫一刻钟的光景,山顶的空气比清新自然,环顾四方,水天一色,湖光潋滟,云雾缭绕。一幕幕的流云像是投影仪一样,投射到视线所及,湖后面被植被覆盖的山坡上,缓缓流转,像是转着老式胶片的老电影,时间仿佛回到了老时光,有序而缓慢,安静的像是一场无声电影。如果不是狂乱的山风打扰,有那么一刻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块山岩石,在山顶处岿然不动,顿悟人生。
不愿在山顶停留太久,只因我会爱上这种风吹凌乱的感觉。渺小的我,瞭望无尽的天际,仿佛来人间一遭,了无痕迹,无处安放。下山是急行军,脚尖生生被鞋头顶的发疼。感觉着下降,做着落体的运动,膝盖都被上下蹬踏的机械运动,给震得麻木不仁,小腿肚儿也肿胀的生疼,看来下山一点都不自在和容易。想来,上山因没有终点实际概念,所以常走走停停,沿途还有闲心观山看水。但是下山,已知归程和终点,所以便无心恋战,一路疾驰,就想马上让双脚有一个安放的去处。
结识一座山,添加一个记忆点。在余生的生命中,这也许是和此山的第一次结缘,也许也是最后一次相见。所以匆匆一眼,离别回望深情道别,望此去经年,青山常青,绿水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