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博那些事儿

工作党如何准备博士考试?

2019-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风中一朵霸王花

又到了研究生复试、博士生考试面试的时节,自从在朋友圈官宣考博成功、重回校园后,有很多以前的同事还有工作几年的同学发消息来咨询关于考博的问题,才发现,原来有很多人都曾在工作中无数次想离职考研考博。而困扰大家的,并不是经济不支或是家庭不支持,而是担心复习时间不够,怕自己离开校园太久而无法适应。对于这样的问题,我的答案只有一个,想太多!因为我也经历了从冲动到决定、从忧虑到笃定、从无从下手到稳步复习这样的阶段,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后,用了不到三个月的复习时间,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和老师。

 Step ONE 下定决心、目标明确,申请学校时讲究策略

仔细想想,我们离开学校好几年,别说学术圈的资源了,恐怕连自己上学时的老师都久不联系。而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了申请—审核制,老师主要看的就是你的学术潜力、已有的学术成果,甚至学术出身背景。这其实比传统的考试面试制更有难度,也更难准备。我建议只要决定了考博,一定要尽早联系心仪的老师,如曾经的硕导或认识的老师,要真诚提出自己的愿望,提交详细的学术计划和研究思路,如果老师友好婉拒,也一定要厚着脸皮请其帮助推荐其他适合的老师。一般来说,申请任何学校都要出具推荐信,也可请愿意帮忙写推荐信的老师指导申请,肯定会事半功倍。总之,申请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联系导师要趁早、学术计划要详细有说服力(可请在校的同学或老师帮忙润色)、申请理由要能打动人。

Step TWO 调整心态

对于想“回炉深造”的人来说,经常会听到身边人的“好意规劝”,用经济压力、家庭负担、勉强令人满意的现工作,甚至是“别人”读研读博后更窘迫的工作前景来劝你不要放弃眼前的一切。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安稳是第一位的,面对未知的未来,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是作为要去承担最终结果的你,一定要时刻清醒地记着当初为什么要出发,是不喜欢目前的工作、想通过获取更高学历来改变职业方向?是现工作的提升需要更高的学历来支撑?最好写下来,告诉自己为什么做决定,既然决定试一试,就在这备考的几个月里义无反顾,哪怕在繁重的工作和复习压力中艰难地生存,哪怕面对亲朋好友不解的目光,都要告诉自己,最多100天,开始了就别轻易结束。备考过程中,强度大、时间紧,如果经常浪费时间在“我为什么要考”,“我到底该不该考”这些问题上,会严重影响复习的进度和心情,很多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退却了,最终打败他的,不是考试的难度,而是自己的懦弱。

Step THREE  复习重效率而不是时长

毕业几年,专业知识都基本都还给老师了,重拾课本看起来是很难的事吧?但相信我,这只是第一轮复习的感受,会沮丧、会怀疑人生、甚至会觉得自己的青春都喂了狗。我自己也有时会看着上学时的思维导图和课堂笔记,感慨自己一年不如一年,学渣到粘都粘不起来。但等坚持到第二轮重点复习时,就会轻松很多,会逐渐找回自信。许多工作后的同学都有很严重的拖延症,且做事效率很低,主动性变差。但在学习这件事上,付出和回报成正比,没有不公平,没有差别待遇,决定成绩的就是你的努力。考博一般报名网站都附有相关专业大纲,根据大纲梳理复习书目和重点复习内容,记住:重要的不是看了多少,而是理解消化了多少。对于许多在博士招生中还保留考试的学校来说,考试的题目通常很少有具体的问题(也是只是文科专业),大多都是考察思维模式的题目,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说通说透,总是比东拉西扯却没有深度要好得多。

Step FOUR  每日复盘

之前看《奇葩说》,清华学霸杨奇函经常被人取笑他“每天都问自己今天更博学了吗”,我却深表赞同。备考期间,最怕的就是感觉自己没有进步,随着倒计时的临近,压力会与日俱增,每天睡前都问问自己今天多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多背了哪些单词,这样可以分解学习量,给自己打气。喜欢手账和日程规划的小可爱们,做一本专属的考试手账,明确复习计划,精确到日,每天复盘打钩√时都会有极大的满足。但千万记住: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我们定目标的初衷是自律,不至迷失方向一无所成,而不是像机器一样全部执行,这样压力更甚。

 Last ONE  复习计划要合理

因为做出考博决定时还是在职状态,离职交接,办各种手续等耽误了不少时间,又等老师的推荐信,差点错过了提交纸质申请材料的截止日期。而且过年的家庭活动还有自己心理的波动也很多,占用了很多时间。但是也要坚持每天都能复习一些的节奏,就算有时我情绪低落无心复习,或者生病状态不好,我也坚持睡前用扇贝听力做精听,保持学习的状态,不能让自己的心态垮掉。我的复习计划分为专业和英语两部分(我考的学校英语考试出名的变态,而且压分),专业每天三小时(必须是高质量的,如果当天生病或状态不佳,我宁愿早点睡觉第二天再补上),英语只有一小时左右。专业课的复习思路是按照大纲整理需要看的书目和笔记等资料,按照2轮的计划制定每天看书和做思维导图的时间。英语则是每天必须做听力练习,其它的诸如阅读、翻译和写作等轮换着来,因为我自己听力比较弱一点,所以决定主攻听力。其实我不是很自律的人,但是给自己定了一个倒计时表,每天也会用清单来记录进步,提醒自己只要坚持就是胜利。从去年12月底联系老师,到1月1号正式开始复习,到3月15号结束,总共不到一百天,结果是英语超线29分(算同届考生中的高分),大专业课成绩优秀,小专业课第一名,通过了笔试。过了笔试后,面试准备起来就很轻松了!

 回顾去年那个忙成陀螺一样的春天,给我很多的感触。工作后,因为放不下心爱的专业,又对工作环境不满意,每年都会萌生一次考博的念头,羡慕那些攒钱去国外读书每天忙碌学习的朋友。纠结了很久,三年后才勇敢地尝试了一下,没想到一击即中,圆了自己的博士梦。虽然考博容易读博难,但是走出了第一步,总比永远原地踏步强。北京的寒冬就快结束了,我也慢慢适应了上班小油条到努力奋斗小学生的生活转换,感谢那个曾经拼尽全力的自己!愿每个有梦想的人都能不负青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