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的人生,永远都是规划出来的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是中国人从小培养孩子的一个普遍认可的评判标准。近十多年流行的“性格决定命运”则是西方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对幼教评判的标准。叨姐的孩子还不满三岁,都能从个体的角度反映出上述格言的普适性。这也是育儿经里常说的两个关键期。看着咿呀学语的宝贝,我不禁想起两个著名的社会实验。
一部是BBC拍了49年的纪录片《人生七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想验证英国社会阶级跨越的难度,于是从1964年开始,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截至2012年播出第八集,已经拍了49年。结局似乎符合他的预期: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很穷。当年23岁的导演还只是个助手,如今已是享誉世界的大导演。可以说,这部拍了半个世纪的纪录片成就了他。
该片传递出三个重要的观点:
首先,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社会阶级是对应的。英国精英阶级从身形锻炼饮食控制等方面的修行,远远强于底层阶级,这种能保持自己体重的毅力,恐怕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特质。
其次,除了母体的家庭环境,性格是重塑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张牌。片中英国精英阶级的孩子七岁时就有了人生目标。观众只看到了他们家境的优渥,但为了实现目标,他们所付出的无数不眠之夜和死磕下的书本大家却没有看到,他们是以强大的自制力帮助自己实现目标,而不是节目中看起来那样理所当然。
最后,该片用14个孩子49年的人生揭示了一个观点“人无法确定能留给下一代什么财物,但至少可以确定,一旦给了他们好的教育,他们终生都可以受用。”
另一个是哈佛大学在1953年做过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结果影响的调查,即著名的“目标威力”实验。
一群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哈佛大学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们中,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一直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成为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上层,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达成,成为行业专业人士,有很好的工作,比如医生、律师、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等。
60%目标模糊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层或下层,尽管能够安稳地生活,但是没有取得什么成绩。
27%没有目标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得十分不如意,不断抱怨社会和他人,经常失业,家庭也不幸福。
相信很多朋友也在不同的文章里读过这两个实验(或者说是故事),今天这一篇,叨姐把它们完整地整理出来,方便日后查看。
看着上了幼儿园的孩子,我对他每一天的成长感到高兴,学会了各种技能,学会与小朋友相处,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尝试着自己做决定,忍受各种委屈和不满,家长、老师和同学都在帮他规划自己的每一天,成为成长这条公式里的变量。也许他还没有意识到人生的路很长,需要他自己做决定的事还很多,但我相信,一旦大方向明确,经过长期、持续、刻意、不懈的练习,总有那么一刻,他会明白生命的意义,明白活着的幸福,从而规划好、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毕竟,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