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你,另一个自我复活的地方周杰伦

周杰伦的创作水平真的退步了吗?(一位粉丝的内心看法)

2018-08-05  本文已影响1人  程弘毅

       这几天刷知乎,又刷到了“周杰伦江郎才尽”、“是否退步了”之类的问题。前阵子的《不爱我就拉倒》的土味歌词也是被网友纷纷吐槽。周董作为华语乐坛天王,超高的人气与号召力让他总是处在质疑与肯定的风口浪尖这很正常。不过,作为他十多年的粉丝,我觉得有必要也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了,毕竟曾经占满了我青春回忆的男生,也是该为他书写些什么,作为纪念。

我收藏的周董专辑

        “仿佛是一种约定,每年到这个时候,我们总会听到‘周杰伦’”。这是当年周董《七里香》专辑时的宣传语。2004年那个夏天,《七里香》传遍了大街小巷,当时我们年轻人中间几乎都听周杰伦,那个海报粘在墙上耍着酷酷双截棍的小眼睛男生。我的复读机里面也和其他人一样,没有英语磁带只有周杰伦的相关盗版专辑,当时没有什么零花钱,音响店正版都比较贵,所以只能买盗版来“止渴”,不过都无法阻止那一首首熟悉歌的魅力。那时的周董,凭借《JAY》的横空出世、《范特西》的惊艳绝伦、《八度空间》的天马行空、《叶惠美》的巅峰之作,让他一跃成为了华语乐坛炙手可热的明星、音乐才子,当时他对乐坛可以说有着相当大的统治力,连乐坛大哥李宗盛都对其称赞不已。《七里香》专辑才出来那段时间,自然也是引起轰动,我记得那年乐评人贺榆老师就曾说过“用乐评的方式评价周杰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句话,我是这样来理解的:自2000年之后华语乐坛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巨星就只有周杰伦一个人!什么是超级巨星呢?它所代表的就是全覆盖!无差别!老少皆知!就如乔丹之于NBA、贝克汉姆之于足球一样。周董的创作水平当年可以等同于“创作力”,他可以在一张专辑里面融入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元素,比如一鸣惊人的《可爱女人》打底的是纯正电子节拍R&B,和声靠的确实很美的一段钢琴,结合起来却没有违和感;还有 《双截棍》中重金属后面加一段钢琴的大胆创意,都足以证明他的才华。如果没有周杰伦示范性的成功,可能就没有后来许嵩、方大同等一大批长得不算太帅但才华可以当饭吃的歌手出现,李荣浩可能也就埋没在幕后写写歌了,中西方音乐融会贯通的任督二脉也不知道谁会来打通,世界十大音乐鬼才之一的名号,亚洲范围可能难有人担起。按照以上这些贡献,周董可以说已经是伟大了。可是,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董照样还是出着专辑,可是越来越多的听众开始对周董发出质疑的眼光了呢?我想作为粉丝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我的观点是:

音乐上,他并没有退步,而是早就围着自己在《叶惠美》时期的跑道在转圈了。

为什么呢?追其原因,市场与听众的选择而已。

       由于个人影响力的不断加大、市场化、商业化的原因,周董很有可能要做些取舍,他做音乐的目的可能已经不像前期那么纯粹了,毕竟资本掌握话语权嘛,但是就会意味着被动创作、讨好甲方。有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你在后来的专辑里面就很难再看到《梯田》、《止战之殇》、《最后的战役》这些有着政治民生、人文情怀的高质量歌出现了,毕竟你创作再多济世又怎么抵的音乐市场那些爱情的撕心裂肺那么亲切呢?

举个例子,我记忆犹新的是2011年《惊叹号》时期,周董似乎开始音乐新的探索(估计和昆嫂热恋期,创作力满满),大规模注入国际流行的电音电子元素,当然很可能只是尝试,准备又给华语乐坛带来一个别样清风。可是,当年专辑一出,广大听众无法适应这种创作,纷纷投来异样眼光,加之那几年天王天后开始褪去光环,华语乐坛沉寂开始,神曲风刮满神州,鲜肉文化的雏形形成,各方面都加重加深了周董被人挂上了“江郎才尽”的牌子。所以自那以后,周董妥协专辑开始出世,我们可以看到《十二新作》周董的韩风头、还有独角兽。。。。。。槽点满满。

因此后来的大多数新专辑都没有脱离前期几张专辑打下的风格与格局:青春、爱情、梦想。也就为什么大家都在诟病周董创作越来越“薄”时,他还在唱着“爱情废柴、为你封麦”。

《床边故事》被视为周董创作力的回归

不过,新的那张《床边故事》还是有看头的,比如稍微了解点的都知道主打歌与《土耳其冰淇淋》算是当年周董创作力的一次回归,但是,大众接受程度,他才不会管你什么”指挥乐坛交通“,多数人爱的是”爱上你从那天起幸福的很甜蜜“之类的。。。。。。周董在采访中也对此很是无奈。

总之,杰伦还是那个杰伦,他小宇宙爆发时,谁都拦不住,才华肯定是没的说的。不过我们暂时还没看到他的第二次”敢教大地换新颜“,也或许是他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够平衡市场与音乐探索之间的解决方案,若干年后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