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穆斯林的葬礼》人物篇之韩新月和楚雁潮2
楚雁潮,北京大学西语系的一个老师,因为父亲的缘故,他的身份问题一直没法确定。所以尽管他的课讲得非常好,他带的班非常好,可是他还是不能成为正式讲师。
他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接受了学校的安排,他兢兢业业地工作,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喜欢的翻译工作。韩新月的到来,给他一成不变的工作生活带来了热情,他从这个女孩子身上看到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他从第一眼看到这个女孩就喜欢上了她。
可是,他是老师,她是学生。他和她也只能是老师和学生,他做着老师该做的一切,鼓励她,帮助她,欣赏她,赞扬她。就像对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一样。但是,又不一样,因为她理解他的理想,为他的理想而兴奋激动,这无形当中给了他很大的鼓励。
可是,当得知这个学生生病的时候,他慌了神,尽管他表现出来的跟平常无异。他去医院看望她,鼓励她,为了鼓励她对自己的病有信心,他甚至于不惜说谎话欺骗她,等她再复学,他还做她的老师。
他们都对接下来的治疗充满了希望与盼望。可是,韩新月再一次住院了。而这次她没有了痊愈的可能,她也没有了再复学的可能。他表白了自己的感情,以此来鼓励她,和她一起面对,一起努力,一起抗争。
韩新月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在她得知自己不可能痊愈不可能再去上学的时候,她也退缩了,她给老师写了信。老师的开解与鼓励让她重拾信心,她舍不得分开,两人为了共同的理想一起努力。尽管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他们为了现在一起努力,一起鼓励着前进。
可是,又一个可是。命运这个东西,有时候就算是你有再大的决心与毅力,它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它总是按照它既定的轨迹,从这边开始,到那边结束。
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汉人,一个是回回,更重要的是,一个有一颗随时可能停掉的脆弱的心脏。韩新月母亲梁君璧强烈的反对,让楚雁潮不得不妥协,而对于十九岁的韩新月来说,这又一次让她感受到了这虚渺漠然又凄凉冷冰冰的“母爱”。
韩新月得知自己的身世再次受刺激入院,这一次的结局已经注定。他和她都有着未尽之语,他和她都知道,命运已无可挽回,不止是韩新月的生命,他们的理想也是命运打击的一个对象。可是,他们仍然心怀希望,希望能比上一次再多见一次。
遗憾的是,医院里简短又充满谎言与安慰的谈话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谈话。韩新月没有等到第二天天亮后楚雁潮的再次到来。楚雁潮再次见到的韩新月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绝望、伤心、不顾一切。在韩新月的墓地里,他久久地伫立,像是一棵枯死的树桩,像是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当墓穴被封之后,楚雁潮僵立在墓穴当中,默默的,痴痴的,脸上毫无表情,仿佛他的生命已经结束,他的灵魂和肉体都留在新月的身边了!
他没有向她告别。他们永无别日!
此后,很多很多很多年,弯月于浩渺的天际升起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孤独的身影,站立在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一遍又一遍地拉着小提琴。《梁山伯与祝英台》那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的旋律一直陪伴着韩新月和楚雁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