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盛行的岁月
以前我是看不上对山歌这种事儿的,觉得是很落后的风俗。那时候我一心望着山外,以为外面的人玩的才是高级的,是文明的象征。不过在山外溜达一圈回来,突然觉得对山歌是蛮可爱的,甚是有些羡慕和想念那些日子。
山歌盛行的时候是老家最穷困的时候,没有人家有电视(就算买得起也是没信号的),电也是经常一停就几天;孩子们常满山遍野地乱跑,找野果或者挖田鼠打发无聊的日子;而大人们的娱乐方式主要是串家常和对山歌。
对山歌主要在秋后,农忙季节很少有人对山歌的。农活很累人,晚上回到家里,吃完饭,一躺下就睡着了。用农民的粗俗话说:老婆都懒得碰,对个球山歌啊!
农忙过后就是中秋了,这时萤火虫也开始繁殖,如果懒得跑到别的村子找人对歌,就拿着小凳子坐在晒谷场上,几个人一边切磋山歌一边喝点小酒一边看着满山谷飞舞的萤火虫也算是挺快乐的事。这时有人在远处吹一段笛子就更好了,笛声在山谷里回荡,像是来自远古的声音,让人恍惚今昔何年。
这些事想起来很美,但是当时我毫无感觉,它的美是在回忆时才感觉到的--所以美的发现是需要距离,需要成长的心灵的。当时我还小,认为对山歌是很乏味,满山的萤火虫对我来说也只是照明的灯笼。我常追着它们跑,捉满一酒瓶回来,到屋里一放,看它们在空旷的屋里乱飞;或者往蚊帐里一撒,看着它们在蚊帐上乱爬,渐渐地就睡着了。
记忆最深的是结婚时对歌(那时候结婚对山歌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之所以记忆深刻可能和当时太穷有关--好不容易能白吃白喝一顿,有机会还可以偷些烟抽偷些酒喝。这些难得的快乐令我觉得结婚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美好的东西总是容易记忆长久。
婚礼对歌的任务主要落在伴娘和伴郎身上。人数不固定,有的新娘会带三四个伴娘,也有带十个八个甚至十几个的。喜宴要摆两天,第一天的喜宴从中午开始,到黄昏结束。结束后就开始对歌,一般是女方唱几句然后男方回几句。有时被对方难住了,一堆人便咬头接耳的讨论一般,接着对下去。有的人家为防露丑,还专门请了军师(军师大都是那一带有名的山歌高手)。既不请军师也唱不高明的主也不至于对不下去而让活动草草收场--至多换个话题来唱而已。虽然有讨巧之嫌,不过大喜之日不会有人多加嘲笑的。这样对着对着,常常就对到天亮,结果通常是没有输家也没有赢家。现在想想,他们的即兴能力和黑人的即兴演唱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通常收场后伴娘们只能睡一小会,第二天中午新郎家的各路亲戚开始请客,这时伴娘们又得忙碌起来。在入座前她们要唱谢酒歌,入座时边唱敬酒歌边给东道家敬酒;吃完还得回新郎家再吃一顿,期间伴娘们代表新娘对新郎的父母唱谢恩歌:大意是从今以后我们家的女儿就是您俩老的女儿了,感谢您二老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她……最后辞别时还要唱辞行歌,这时婚宴就算真正的结束了。
对山歌最热闹的莫过于每年农历三月三,这是壮族传统山歌节,据说是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的。每年这个时候,每村都要选出几个或十几个人组成队来对山歌。
节日那天,一大早集市就人山人海,人们不停地为自己村的山歌队加油;对每一句精彩歌词报以阵阵喝彩……活动一般从上午持续到天黑。对歌结束后乡政府的头脑们给每个获胜的队员发奖品。奖品无非是毛巾、茶盅、肥皂之类的小玩意。东西不值钱,但大家还是挺得意的,毕竟那时候穷,家里能多一样东西也是好的。
最有趣的是年轻人恋爱时的对歌。那时的农村青年大都会对山歌,谈恋爱也大多以这种方式开始。有些青年求偶心切,就算在农忙季节也四处溜达,见到未婚女青年在插秧(一般是女孩父亲不在的时候),便立到田头用山歌撩拨。这种时候故娘是很少搭理的,最多抬头对上几句,便没了回应。倒是一些结了婚的婆娘来了劲,用一些讥讽的话和青年对歌,最后大都是青年受不住臊,垂头丧气地走了。
一些胆子更大的青年还会大晚上的溜进别的村落,站在心仪的故娘屋前叫她出来对歌。结果是当父亲的或者哥哥听不下去了,拎着根棍子追了出去。这还算好的,明箭毕竟易躲,最怕的是暗箭--有时思春心切的男青年正叫着,不知何处飞来一颗石子,运气不好的话,会变成包公的。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像上面那种猴急心切的泡妞方法成功率一向很低,绝大部分未婚青年不会也不敢那么追女孩,他们大都选择在集日的时候。每到集日(三天一集日),未嫁的姑娘们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一大早从村里往集圩赶,半路常常被别村的未婚男青年手拉手拦起来,要求对山歌,对不上不准过去。姑娘们装着不乐意地应对几句,渐渐地来了劲儿,经常对着对着天就黑了,只好赶路回家。不过姑娘们大都是心情愉快的--山歌对高兴了赶不赶集无所谓的了。
对歌中某位男青年相中某位女青年,会在山歌中暗示或撩拨她,如果姑娘的回应中有喜欢这个男青年的意思,下一次他就可以去找她单独对山歌了。山歌对来对去,不久就对成了新郎新娘。
遗憾的是这些事儿只能在回忆中品味了,随着时代发展,年轻人要么整天泡在电视机前,要么沉迷于网络,很少有人会唱山歌了。还保留着这些爱好的都是上了岁数的前辈,不过也是闲得无聊才偶尔哼哼几句。以往随时可听到歌声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