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康唐王 | 桦褐孔菌可抗炎抗病毒,对肝炎、肾炎
桦褐孔菌又名白桦茸,是一种寄生于白桦树的药用真菌。近年来,以桑黄、猴头菇、桦褐孔菌等为代表的珍稀药用真菌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相关医药品陆续批准上市,成为21世纪植物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尤其在慢性疾病领域有着巨大潜力。其中,桦褐孔菌除了具有抗肿瘤、降血糖、清脂降压等作用外,还被证实具有强力的抗炎抗病毒作用,为肝炎、肾炎等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新的选择。

目前,用桦褐孔菌改善肝炎已有例可循,在日本出版的《怪物桦穴茸》一书中记载了以下病例:
一名女性在数年前患上C型肝炎后,持续接受干扰素的治疗,后来却为肠内出血的副作用所困扰。此外,干扰素还会引起发烧、恶寒、食欲不振、倦怠感等强烈副作用,但在她开始饮用桦褐孔菌后,这些不适逐渐发生变化,如显示C型肝炎状态的GOT与GPT数值呈现显著下降,从140降至100后再降至40,此即表明该女性正稳健走向痊愈之路。
其中有段时间,她停止饮用桦褐孔菌,症状又开始恶化,GOT与GPT数值再度上升。由此可证明桦褐孔菌对C型肝炎的病毒有抑制作用。
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桦褐孔菌还被证实对B型、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以及胃炎、胃肠功能紊乱、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结肠炎、肾炎等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炎症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可以生于机体各部位的组织和各器官,例如毛囊炎、扁桃体炎、肺炎、肝炎、肾炎等。急性炎症平时具有红、肿、热、痛、机能掩藏等变化,同随时常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反应。机体炎症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康复,会加重病情与恶化,例如:肝炎-肝硬化-肝癌。

检测发现,桦褐孔菌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多糖体、真菌多肽、桦褐孔菌素、桦褐孔菌醇、多种抗氧化三萜类化合物、有机硒、有机锗、叶酸衍生物、芳香族的香草酸、丁香酸单宁化合物、黑色素类、低分子多酚类及木质素类化合物等超过 215 种有效成分。
药理模型研究显示,桦褐孔菌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多糖是免疫系统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这些多糖具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平衡性能。而桦褐孔菌中富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中和自由基,作为抗氧化剂和抗炎在体内修复衰老及癌前病变细胞。检测发现,每克桦褐孔菌活性酶含量高达35000单位,是姬松茸的23倍,猴头菇的25倍,灰树花的31倍,灵芝的55.6倍。
桦褐孔菌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有关研究表明,桦褐孔菌中含有的多糖类、三萜类物质等能有效活化免疫系统,抑制病毒的增值。最新研究证实,桦褐孔菌还存在某种特殊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强化细胞壁的作用,从而阻碍病毒释放酵素,阻止病毒在细胞壁的附着,抑制了其繁殖与复制,因而对流行性感冒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针对过去几年内流行的流感病毒进行的实验,结果确认桦褐孔菌对A香港型、A苏联型、B型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事实上,早在1999 年日本北海道公共卫生学会就发布研究报告指出,桦褐孔菌中的水溶性木糖具有强力抗菌、抗氧化作用,也是抑制病毒的一种主要有效成份。由于桦褐孔菌是通过强化细胞壁、阻止病毒附着在细胞壁而发挥抑制病毒作用的,因此其抗病毒有着广谱性。它不仅对普通的流感病毒,可能对曾经或现在不定期的引起世界性恐慌的SARS和禽流感病毒均有强力的抑制作用。研究还发现,桦褐孔菌菌丝体有强的抵制巨细胞形成的活性,在质量浓度为35Lg/mL时可阻止HIV的感染,能有效激活淋巴细胞。
据《中国中医药报》报道,就目前所知,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认为桦褐孔菌的药效除了抗癌、降糖外,还包括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艾滋病毒、抗流行性病毒、抑制O-157及其他致病菌,预防及改善高血压、过敏性疾病、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近半个世纪以来,研究和应用桦褐孔菌的国家越来越多,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均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研究开发,并已经用于临床,是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布洛欣肿瘤医学中心推荐使用的。

与此同时,桦褐孔菌提取物也开始作为多种保健饮料、调味品等的辅助剂,且含有桦褐孔菌成分的化妆品、酸奶,以及桦褐孔菌微纳米级有效成分提取物粉剂、针剂等产品也相继问世。
嘉康唐王桦褐孔菌,原料来源西伯利亚,采用最先进的低温萃取工艺,保证了桦褐孔菌的营养成分,经过检测其营养成分超过普通桦褐孔菌50倍,是值得推荐信任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