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做多得之前,先练就高手的「破局」思维

在这个崇尚个人成长,每个人都在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早日月入N万,实现财富自由而拼命学习。
手机APP中得到、知乎一个不少,微信里一块听听、易仁永澄、罗辑思维都没少关注,《好好学习》《刻意练习》这样的书都没少看……然而,付出了很多努力,坚持了数月之久,效果可能微乎其微,甚至觉得更加迷茫……
正如古典老师在《跃迁》这本万物互联时代的新物种成长手册中所说:
我们不怕苦,怕苦的没有价值;我们不怕累,怕累得没有意义。
面对学不懂学不通的知识,面对看不懂看不透的格局,可能你最需要的是跳出自己所处的境地,用一种系统思维,重新梳理当前的处境,并找到解决的方法。这种思维可以粗浅地理解为“破局思维”。
在易仁永澄老师的《跃迁》领读的解读下。我提取三个能最快帮助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快速有效成长的方法,也就是我今天跟随老师学习“破局思维”的知识点中,感触比较深的部分分享给你。
1、升维思考,降维打击
简单来讲,升维思考就是“比别人多一根筋”。或者说我们在做科学实验的时候,引入两个变量观察实验结果和引入三个变量观察实验结果肯定是不同的。而且引入三个变量观察出来的结果一定比引入两个变量更接近正确答案,也就是大家要的特定情境下的解决方案。
我是个PPT设计师,就用PPT来举个例子。普通PPT设计师设计PPT的时候主要考虑的维度是结构和美观。但是我设计PPT的时候,不光兼顾结构、美观,还会兼顾逻辑。这样我做出来的PPT可以真正达到让观众能按照一定逻辑把内容串联起来,方便理解记忆的作用,可以要更高的价格。但是普通的PPT设计师是不会想清楚,为什么我做的和他一样好看,和他一样有结构,但是甲方爸爸就是不喜欢,就是愿意给他高价格呢。
这种比别人多一个维度理解,然后利用多出来的维度优势去超越对手的方法就是“升维思考,降维打击”。
2、系统思维
那在这教大家一个升维思考的方法叫做系统思维。普通人发现问题通常无从入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总是听高手说,要用系统思维解决问题。那什么是系统思维。
首先,什么是系统?计算器是一个系统,因为我们输入数字,通过它的运算,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一个系统。
我们平时做事情的“套路”也是一个系统。
比如泡妞时候,我的目标是想认识更多我有好感,同时对我有好感的异性,就可以下载一个叫探探的APP,把自己的照片和信息输入进去(Input),然后看见好看的女生就向右滑,如果对方也喜欢你,那你们就配对成功(system)。配对成功后,你们就可以开始聊天了(output)。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系统。但是如果玩探探的时候发现,怎么总也匹配不到妹子?也就是output出现了问题。你怎么办呢?难道是去埋怨妹子没眼光?
输出只是一个结果,抱怨结果是没有用的。问题一定是出现在了输入和系统部分。比如你的照片太low、你的个人介绍不够详细等,这些是input出现了问题;比如你审美标准太高,妹子都左滑,或者右滑的可能都是你价值匹配不上的妹子,筛选机制出现了问题,这是system出现了问题。这样从系统的维度去思考问题,一切就明晰了。
3、如何在日常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维度
虽然我前面两部分举例都非常浅显,但是足够让你感受到一点“升维思考,降维打击”“系统思维”给你带来的不同的感受,一种仿佛发现了高手不为人知的暗箱操作的感觉。
那如何在日常学习中,提升效率,让自己思考的维度更高一些收获更多呢?
第一,降低信息的重叠度。如果每天学习的知识都一样,那么效率必然很低,相当于学了很多知识都是在做重复的功夫。我们需要在不断学习知识,夯实知识,时间知识的基础上,尽量避免重复学习,浪费时间。
第二,信息升维,接住高手提升信息维度。我们会发现,我们听罗辑思维讲很多书中的理论的时候,都听得头头是道,但是买来原著却发现,我们读出来的感觉和罗胖讲出来的感觉根本不一样。好像大家看的不是同一本书。因为高手解读的时候,他解读的角度,也就是维度会比我多很多,理解会比我们更加深刻。特别是对于有一定必要难度的书籍的时候。
比如这次我听易仁永澄老师领读《跃迁》这本书之前,读这本书得出来的知识都是零碎的,有一些概念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还不理解,就得过且过了。但是听了永澄老师的多维度讲解,会发现认知难度会下降很多。而且他可以结合目标管理、问题解决模型的一些知识,把这本书讲得更深刻。所以我也把这次跟随易仁永澄老师一起跃迁的机会推荐给你。让我们一起成为新时代的佼佼者:

关键书里面给了许多有效的工具,可以让我们直接使用。
比如工作时候玩手机,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导致办公效率下降,不能在deadline之前完成任务压力上升,一有压力就想逃避,所以更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更想玩手机。
那解决方法就是,工作的时候,定一个时间。比如每次工作连续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而且把deadlime自觉提前至少三天完成。这样就 不会太焦虑了,进而依赖手机来缓解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