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海拾贝——哲思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散文

在简书哲思专题写作一年,我失去了什么?那年,初见时的简书

2017-07-28  本文已影响496人  盆小猪

{一}

算来在简书哲思专题更文,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这之前的半年里,我写写打油诗,写写无人问津的古风仙侠。

一年前的哲思专题,有鸡汤干货,有国学经典的心得感悟。这些可不是随便哪个都能写的,必须是大神级别才能写,不然没人看。我有自知之明,故从来不碰。

当然,那年的哲思专题,也有我很敬佩的白痴老猫这样的作者,静下心来读书,至今仍坚持分享自己读经典的体会。

还有心技一体,如今是哲思专题的副主编,那会儿他会在那些胡扯瞎掰的文章下留言,指出他们的错误。用心技兄的话说:这是话唠。

也许这是简书哲思专题吸引我的地方:有一处所在,能让乐于分享和交流思想、所学的人,相逢。

就是那个时候,大神乐之读还没签约。他有一篇是关于《西西弗斯的神话》的,这是一篇改变过我的思想轨迹的书评。

哲思专题的编大梁光宇上任后,鸡汤干货越来越少了,至今几乎没有。哲思专题成了严格意义上的哲思专题了。

在简书发的第一篇文章的配图:芭蕉苒若薰荼苦, 蓄芣苡,蘩花暮, 荇菜荒芜莲藕获。 季节轻巧,换了芳草, 香入离别雨。

{二}

真正开始在哲思专题更文,始于哲思专题第一次征文。那次是和散文专题一起的。这才知道原来简书除了爆文,除了浏览量少得很的连载和哲思,还有浏览量居中的散文。

每次征文,都会认识一些新朋友,都会对简书多一分新的认识。

那一次征文比赛,还没签约的无戒大叔写的是《我与写作:愿此生拿起的笔不再放下》。无戒果然一直坚持着,直到签约,直到她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坚持。

我想,正是坚持,给我带来了失落。

那年的诗专题,新体诗我只读锄风少年写的,她的诗是真正的现代主义诗歌,可惜现在她已不在简书上更新了。那会儿的诗专题,一片矫揉造作。

所以总会有简友来了,带给我们惊喜,然后,便不再给予我们同样的惊喜。可是,如果永远都是同样的,那也就不是惊喜了。

当时一起写古风诗词的小伙伴们,而今成长到逆天的境地了。例如庭落白、姓九名天、独步炎凉,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啦。他们的诗渐渐的多了哲思,多了人生阅历,多了生活积淀。

也许诗词,只有思想深沉了,美的趣味才会灵动。

所以在简书的坚持,是为了一种守候。等待下一秒可能会发生的相遇,等待那意料之外的惊喜,等待自己走进一方未知的世界。

所以在简书的坚持,也是一种守护。以前喜欢的文章还在,那些文字带来的心动还可以回忆,即使那些朋友再也不更文。

曾以为刚来简书时遇到的七琴海不再写连载了。可是前几天,又看到他更新了。仿佛当时读他的武侠时的热血犹在,仿佛我们在简书的坚持,都是为自己守护一份相遇的情谊。

于是,在简书写作,我首先失去了曾经说走就走的洒脱。

{三}

也许不少人和我一样,投稿的专题并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我擅长西餐,歪果仁都做不过我,但是我几乎不写做西餐的干货。这些技术类的东西,不手把手教,等于没教。

但是我却喜欢读散文专题几位朋友的美食文章,她们大多生儿育女,她们做的菜,是她们子女心中“妈妈的味道”。她们的散文里面洗去了浮气,脱去了俗气,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没有真情的美食,不可入口。她们的文字比某些大神的矫情辞藻好得多。

我的工作和哲学打不着,虽然我曾是哲学专业的学生。

我来简书写作,纯粹是当时从病床上捡回一条命,有了些许对生命的追问,便想寻一处记下,也许多年后可以给自己的女儿看呢。

不曾想写着写着,从一个业余票友混进了专业圈层里。

有次和哲思编大梁光宇聊哲学,完了去查资料,忽看到世界哲学大会明年在北大举办的消息。于是准备了一篇论文,投稿后一周,不想就收到回信,说论文通过,并被推荐收入大会论文集。

发个截图炫耀一下。其实这真没啥。因为大会参会人员基数很大,文章很容易通过。

其实仔细想想,在简书哲思专题写作的提升,并不仅仅是因为写作本身,还因为和简友的交流。

在简书上,各个层次各个类型的文章都有,于是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的去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去和人交流。这确实好过自己一个人埋头死读书呢。

所以,在哲思专题写作,我失去了以前死读书的执着,失去了闭门造车的自大。

盆小猪的沙拉:磕药的意大利国旗

{四}

哲思专题的写作其实挺不容易。但是,借用哲思专题副主编寒雨书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来说,就是:这世间有风雪,亦有人万死不辞。

别人救不了自己,任何心理问题,最终还是自己解决了,才算好了。简书写作确实有治愈功能,其原理和写作心理疗法一样。写作是一个自我拯救、自我提升的过程。

在哲思专题写作,尤其能让人去反思,反思自己为何会这样想。人有时把自己思想的因果琢磨透了,也就自然会放下对那个扭曲的自我的执着了。

烦恼如冰,菩提如水。烦恼即是菩提。

所以哲思和写作也确实帮不了人,没任何用。因为烦恼本来就是虚妄。有时我们会在简友的文章中读到一句话,然后忽然想通透了,甚至,流下眼泪。

那年,初遇简书时,曾看到有一个在简书火爆过、成就过多篇爆文的问题:我在简书更文,收获了什么?

说来这世上有得有失,而最后,人连自己的肉体都带不走,那所有的收获与得到,又有何意义?

既然都会失去,我们何妨讨论一下,我们在简书写作,失去了什么?人,总是因为失去,才会更懂珍惜!

因为会失去,所以,所有的得到都成了刹那。但庆幸在简书的相遇,让我心中的刹那可以在回忆里永恒。

在哲思专题写作,我便渐渐失去了那个扭曲的我。我又在哪里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