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忆读书》谈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可视

2021-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_7SeVen_

花了前后两三天的时间,断断续续把这节课看完,总觉得干货太多,加之没有整块的时间,不能及时消化。但感觉还是趁热打铁的好,昨晚看完了课,产生很多琐碎的感想,可是因为时间太晚没有及时记录到今天都想不起来了,但还是得记录。所以就从《忆读书》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整起吧。


第一部分:教会学生梳理信息

1、从题目导出文章中心内容:冰心回忆读书的经历。

2、直接给出单元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这是学习本篇文章的方法。

3、开始教梳理信息的方法。

(1)学生交流一点冰心的读书经历,教师相机指导关注必要信息:时间、事件。相机板书。

(2)按照这样子的方法,其他同学补充并板书。

(3)随文穿插写字指导。

(4)引出一个章回小说的定义并举例。

4、小结:梳理信息要找关键因素:时间、事件(做什么)

    为什么要回忆读书经历?是因为要指导我们读书,所以冰心读书过程中一定有很多自己的经验和感想值得我们去挖掘并学习。

第二部分:找出直接描写冰心读书感受的句子。

1、学生自读、画句子并交流。(以下句子用板贴呈现)

(1)做人处事要独立思考。

(2)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3)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4)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2、找出感受的句子,一一对应前面的事件;教师移动板贴。

(1)读万卷书——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2)《红楼梦》 《三国演义》

          做人处事要独立思考。

          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4)总的感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忆读书》板书

3、小结:梳理信息不但要有时间、事件,还要有感受。同时,还要梳理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事件与感受之间的关系,这样你就能把握内容要点了。

4、根据板书,说说冰心读书的经历。

三、又做一个关系的梳理

1、作者就是这样一段一段把文章写清楚的,再读一读,看看感受之间有没有关系。

提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这句话和感受之间的关系。

2、教师移动板贴提示:

(1)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

(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基础)

3、理清关系,哪部分是重点?(读书好)

(1)为什么读《三国演义》,作者认为是世间最大的快乐?

学生交流:关注“自己读”的乐趣——自主读书的快乐。

(2)怎么读《三国演义》,快速读4、5自然段?

在一知半解、字音不准、喜欢的人物死了的时候,都坚持读。

(3)小结:只是拿起一本《三国演义》够吗?还要坚持读,要咬牙读,要下定决心读,这才才能把书读好,也才能让作者感受到“读书是世间最大的快乐”,从而明白了“做人处事要独立思考”,这就是读书的好处。

四、总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梳理了信息,提取了时间、事件、感受三个要素,还梳理了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事件与感受之间的关系,这就把握了要点。

同时,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笔墨,把读书的经历写清楚,告诉我们“读书好”。

我的心得:

学生学习新方法时是需要老师带的,这节课的方法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梳理哪些信息呢?要求在哪里?在课后习题里。这堂课真正把课后习题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

梳理的信息是:冰心的读书经历。

老师下面开始教方法。先让一个孩子分享其中一个读书经历,然后作为教学例子,从中教会学生提取必要因素:时间和事件。这里就教了方法,剩下的经历学生很快便可以一一说出。

但是这节课的难点不在梳理出这些表面的信息,而在于梳理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事件与感受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把握内容要点”。

在梳理这些关系的时候,老师首先用了最合适且最该用的板贴,在这里,板贴的移动恰恰就体现了思维的显性化,在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理清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事件与感受之间的关系。

然后,梳理完了之后,抛出课后习题二,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朱老师说,谈体会,不能直接谈,应该先理解课文作者为什么会觉得读书快乐,了解了作者认为的读书快乐,才能谈自己的快乐。我在这里的笔记写了“共鸣”二字,因为知道作者的快乐是什么,所以才能相应地谈自己的快乐。

而这个步骤,老师在第三板块中就设计了,先梳理了事件与感受之间的关系,再一步步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是时间最大的快乐,引出“读书好”,然后来谈自己的经历,一切就水到渠成了。高年级的课文难就难在得不停去破解作者背后的思路,这个思路就是作者谋局部篇的能力,作者行文的思路。这个思路,老师用梳理事件与感受之间的关系来呈现了。

所以,朱老师说,一堂好课,应该是教师教的思路,学生学的思路,作者写的思路合三为一的时候,这是最高境界。我对这句话似懂非懂,也问过彭彭老师和朱老师,就不展开说了。不过,写到这里,好像也有点感觉了,这节课中,教师如何体现三者合一的理念的,教师教学生树立信息之间的关系,这是教师教的思路,作者写的思路,被教师读出来传递给学生了,而学生通过板贴移动之间的变化,明白了事件与事件的关系,事件与感受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三者合一的理念了吧,只不过老师在操作过程中有点生硬地牵拉了。

而在这堂课中,老师就是利用移动板贴这个手段,让这些藏匿于文字背后的思维真正可视化了,学生看见了这些思维,就能够掌握如何梳理信息这个方法了,因为梳理信息不单单是把浅层的事件抓出来,还要梳理这些事件之间的关系,这个才是难点,梳理完这些信息后,学生才能把握内容要点,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对于今后的写作训练,才能形成自己“逻辑自洽”的能力。对,写作考察的是逻辑自洽的能力,我们在阅读课中就是要教会学生体会文本语词、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这个能力从三年级的作文起步阶段就得开始训练,具体可以参见朱老师公号的四篇作文讲评视频,讲得清楚易操作。

写到这里,发现我也是用文字的形式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可视化了。但其实还是有点蒙,还得再琢磨。


《让学生思维可视》

思维和语文

1、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考察一个孩子思维能力如何的时候,就看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想把学生教聪明,首先要教他清楚通顺地讲话,讲完整的话。

这点我深有体会,在平时和两岁儿子的交流中,因为自己的职业病,会刻意纠正他说话的习惯,一开始自己也是无意识,后来突然发现这家伙确实是连词成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会用上“因为……所以”、“而且”、“但是”之类的关联词。更惊讶的是,有时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拐一个弯来表达。

2、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脚印。

我此时此刻记录下来这些心得就是一个例子了。

3、关注语言文字极其背后的思想情感是语文课程的核心要义。

这是核心,是重难点,是学生读不到的,老师拿到一篇文章,要知道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形式),为什么这样写,也就是作者的行文思路。教师要把这些东西读出来,设计成教学活动环节,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三者合一了吧。

课文中的思维

二、课文中的思维(解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学生思维如何可视

三、学生思维如何可视(如何判断学生学了什么,怎么学的,真正学会了没有)

1、呈现信息以及信息之间的关联。(如《忆读书》)

2、让学生介绍事物发展过程(让思维可听)

3、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说?)

总结:

为什么要讲思维可视,是因为要通过思维的可视化来将一些比较抽象的方法传递给学生,通过以上三种方法用板书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使用语言文字。

综上,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可视,我的理解:

1、教师首先要解读文本,读到文本中透过语言文字藏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

2、将这些行文思路精心设计成板书,结合学生课堂的生成相机补充,真正实现学生的思维可视。学生看了板书之后,学到心里,一进(教师方法的传递)一出(学生思维的可视)再一进(方法的吸收),就真正内化了。

3、然后,将这样的做法落实到每堂课,形成习惯,形成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慢慢养成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