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散文读书

《业务学习|继续教育学习笔记》

2024-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千江雪_2932

01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

曾记得,在1999年10月,联合国科技文组织在日本组织了一次由20多个国家的410位师生参与的活动,其中教师208名,学生202名。中国派9位老师和9名学生参加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是评选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

主持者,设计了一个问题,要求所有老师都做简单回答。

这个问题是:孪生兄弟大杰克和小杰克,都是14岁,都在读书,家住的力学校比较远,家长给陪了一辆轻型的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让他们开车上学、回家。可是他俩晚上贪玩好睡懒觉,上学经常迟到,虽然批评多次但依然我行我素。有一天上午考试,但他俩印在路上玩耍,迟到了30分钟。老师查问原因,他俩谎称锤子轮胎爆胎,到维修店补胎耽误了时间。老师半信半疑,但没有发作,让他们进教室后就悄悄地到车库检查他们的汽车,发现四个轮胎都蒙着厚厚的尘土,没有被拆卸的痕迹。很明显,补胎是他们编出来的谎话。

问:假如你是杰克兄弟的老师,你见怎么处理?

208位老师认真思考,积极作答,都在规定的半小时内交上了答卷。主持者经过认真分析整理,从208份答卷中归纳出25中处理方式。其中主要的方式如下:

中国式处理方法: 一是当面进行严肃批评,责令写检讨书;二是取消他们参加当年各种先进评比的资格;三是报告家长。

美国式处理方法是:幽他一默,对兄弟俩说:假设今天上午不是考试二是吃冰淇淋和热狗,你们的车就不会在路上爆胎了。”

日本的处理方法是:把兄弟俩分开询问,对坦白者给以赞扬奖励,对坚持谎言者严厉处罚。

英国是的处理方法:小事一件,置之不理。

韩国式的处理方法:把真相告诉家长和全体学生,请家长对孩子严加监督,让全班同学讨论,引以为戒。

新加坡式的处理方法:让他们自己大自己的嘴巴10下。

俄罗斯式的处理方法:给兄弟俩讲一个关于说谎有害的故事,然后在问他们:近来有没有说过谎?

埃及式的处理方法:让他们想真主叙述事情的真相。

巴西式的处理方法:半年内不准他们在学校踢足球。

以色列式的处理方法:提出三个问题,让兄弟分别在两个地方同事作答。三个问题是:1、你们的汽车爆的是那个胎?2、你们在那个维修店补胎?3、你们付了多少补胎费?

之后,让参加活动的202位学生进行选择出自己最喜欢的处理方式。结果,91%的学生选择了以色列的处理方式。

主持人说,绝大部分学生喜欢的方式,就是批评教育的最好方式。

以色列方式为什么受欢迎?因为它的批评教育带有游戏性质,学生不怕,不难堪。

可见,最受学生欢迎的教育,应该是在游戏之中的教育。

02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是什么?

卡耐基就说过“我们都有一些自己并不晓得的能力。能做到连自己做梦都想不到会做成的事儿”。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进行了一个世界闻名的实验。

新学期开始,加州某所学校的校长对两位老师说。

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

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

听到校长这番话,两位老师十分高兴,最后校长还特别叮嘱他们记住了,虽然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但是你们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一年之后,这两位老师所教的学生成为全校最优秀的学生,成绩高出其他班学生好几倍,这个时候,校长再次找两位老师谈话,告诉他们事情的真相,这是一场实验,他们两个并不是全校最优秀的教师,只是在所有的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受试者而已,而他们教的那些所谓的最聪明的学生,也和其他人一样,智商并没有什么不同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于1968年通过实验发现。一般而言,这种效应主要是因为教师对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别期望着不同的行为,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从而维持了他们原有的行为模式。

[1]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

[2]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实验者认为,教师因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03蝴蝶效应

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04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05何为“黑天鹅事件”?

大家先看看下面这个令人动容的小故事。

在某个特殊的日子,有一个名叫爱德华的银行家突然遭遇到一场莫名的巨大灾难,一瞬间他的周围都是熊熊的烈火和门窗的爆裂声,在这个生死关头,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绝对没有生还的希望了,于是他迅速掏出了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还没接通时,他发现墙壁开始断裂,他知道灾难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于是赶紧拨打了第二个电话,这时他想起了更重要的事,于是拨通了第三个电话……

当爱德华的遗体和遗物手机被亲友找到后,发现他遇难前一共拨出了三个电话,爱德华的助手罗纳德和私人律师迈克都收到了他的手机信号,但遗憾的是两人都没听到爱德华的声音,而第三个电话是打给爱德华母亲的。

由于涉及到庞大的遗产,罗纳德和麦克赶到爱德华的家乡,见到了爱德华悲痛欲绝的老母亲。助理和律师询问老太太爱德华最后的电话是否是关于遗嘱和遗产的,这位痛失爱子的母亲流着泪说,爱德华的遗言和财产毫无关只有一句话“妈妈,我爱你

这感人至深的故事就发生在2001年9月11日遭受恐怖袭击的世贸大楼里,爱德华在这一天同其他的2995人共同遭遇的这场灾难被称为本世纪初最大的“黑天鹅事件”。

“911事件”的发生,深刻地改变了国际政治的构造板块,从此以后,世界格局和国家势力发生变化,反对恐怖主义成为全球的战略和重要的安全议题。

可能听众朋友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黑天鹅事件”呢?为什么这个事件会对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原来“黑天鹅”这个概念来源于一个典故:上千年以来,欧洲人见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所以他们确信世界上只有白天鹅,直到这个牢不可破的信念被第一只澳大利亚黑天鹅的出现而一举击溃。

后来人们用“黑天鹅事件”来形容那些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虽然黑天鹅现象极其罕见,但一旦发生,却有着足以改变和颠覆以前认知的巨大能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