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春》学写作
《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学生很容易能从《春》中读出作者对春的喜爱,但作者是用精心打磨过的词语句子传递给读者一份心情,用精心布好的结构来形成情感共鸣,这一点容易被学生忽视。我们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物的特征,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他们写作的一个短板。《春》这篇文章能够很好地教给他们的这种表现手段和方法。
一、多种感官综合运用
课文中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和运用视觉描写写出春草的勃勃生机;“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房顶上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运用视觉描写出春雨的清新闪亮。
“春风图”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柔和。“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牛背上牧童的短笛”“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从听觉写出了春风的和悦……作者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我们可以学习到:观察景物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心灵去感受美,只有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描写才能让景与情结合起来,让景色更加美妙,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二、景中有人,使景更灵动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带来的欢乐,使景有了动感。“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有了牧童的活动使得整个画面便瞬间活了起来,既写出春风的温柔,又有几分闲适的味道。“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春雨给万物以滋润,显示了一种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情致。
我们可以学习到:写景不能少了人的活动,景因人而灵动,人景相融最是美。
三、巧用修辞,生动形象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比喻手法,用三个喻体“火”、“霞”、“雪”分别描写不同的本体---“红的花”、“粉的花”、“白的花”,遵循着从浓艳到淡雅的顺序,更与本段段首“桃树、杏树、梨树”顺序一致。展现了万紫千红春意闹的景象,完美地表达出“春”的特征和作者巧妙的利用色彩展现春天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作者用三个比喻性的排比句式结尾,第一句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写出了春天的“新”;第二句把春天比作小姑娘,写出了春天的美;第三句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说明春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三句以不同的人来比喻春天,依次表现出春意逐渐盎然的过程。尤其是第三句强调了春天“领着我们上前去”,强调了“我们”在春天的感召下焕发生气,充满希望的精神面貌。句句增强、层层递进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由衷赞美之情。
我们可以学习到:当眼前的事物或者内心情感,难以直接描绘和抒发时,作者往往借助修辞。
写作除了靠平时的大量阅读积累,还要结合日常的语文学习来进行训练,将教材中的课文学习与写作结合起来,实行课文练笔,不失为训练学生写作的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