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读到的王小波

2015-09-16  本文已影响110人  ponyboy

我所读到的王小波

by 渔樵阿飞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王小波

我惊觉我的笔是颤抖的,我的语言是迟滞的,而我的心灵是战栗的。

------无名氏

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王小波,那是好几年之前,看到同学的一本大部头,封面上是一副看起来很正经的人物照和一行楷体大字------王小波全集,闲来无事,便拿来翻看,粗糙的纸张,略显泛黄的书页,但是这一切都无法抵抗无聊,终于还是拿着它度过了烦闷的下午和打着手电的夜晚,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用冯唐的话来说就是心头肿胀。后来几年的时间,再也没有看到王小波的身影,直到有一天,听到这样的调侃,“你穿的是破鞋”,我们讨论破鞋,讨论摸起来像苹果,“人生就是一个缓慢被锤骟的过程”,我们都心领神会,脸上挂着坏坏的笑,嘴角依然贱贱地。江湖上总是流传着王小波的传说,可他已不在江湖,仆仆风尘也会被人翻出来,老调重弹,有人隔岸观火,有人煽风点火,然后就是四处起火,一地鸡毛,有人奉若神明,“我们这一代无论如何都赶不上他“,有人视如粪土,”文字寒碜,结构臃肿,流于趣味,小波成于趣味,也止于趣味“,我们总是把王小波推到了人生极境,在冰火两重天里翻来覆去。

我想,如果王小波看到这些讨论的时候,他是否会咂咂嘴呢,或许他会沉默吧,因为“沉默不可怕,说话才可怕”,所以我们才有了沉默的大多数,也许说话也不可怕,但是信口开河那就是你的错了,道听途说甚嚣尘上,流言蜚语沉渣起,我们期待成为王小波笔下的猪,特立独行,不设置也不被设置,但我们最后却都变成了巴普洛夫的狗,听见铃铛就会流口水,我们期望能突破牢笼,却总是作茧自缚,画地为牢,我们拒绝被设置,却总是想设置别人,我们拒绝评价,却总是在评判别人,我们混淆黑白,却总是以为自己明辨是非,”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

要么你热爱他的文字,你心中自有一把尺,因为你明白思考的乐趣,思想的自由,文字的趣味,要么你鄙视他的文字,那么你心中肯定也有一杆秤,王小波到底有多重?是不能承受之轻还是不能承受之重。

当你看到这些的时候,或许会困惑,王小波是谁?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这么多人在讨论他?如果你不知道他的话,你应该去他的字里行间去寻找他,认识他,哪怕只是一丝想法,都会被他塞到他的文字里。在那里,天马行空的想象驰骋在思维的原野,随心所欲的故事穿梭古今往来,

其实,你还可以这么大发议论,王小波是个什么东西?

”王小波就是在你大发议论、正襟危坐时,一个坐在角落用一脸坏笑凝视你的那个人,他也许什么都不说,但他什么都明白。因为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的精英要好的多。“王小波就是让你知道文章还可以这么写的那个人,王小波就是那个告诉你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的那个人,王小波是那个,“不相信世界就是这样,在明知道有的时候必须低头,有的人必将失去,有的东西命中注定不能长久的时候,依然要说,在第一千个选择之外,还有第一千零一个可能,有一扇窗等着我打开,然后有光透进来”的那个人,王小波是那个用黑色幽默的态度面对狗屎一样的人生的一个人。

“在我心目中,小波是一位浪漫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者。"

他一直行走在自由的路上,但他没有振臂高呼,也没有奔走相告,更没有后现代式的呐喊,没有像陈寅恪一样选择了一条“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的殉道式罹难的路,也没有选择像胡适一样“为自由而生,为自由而死”的启蒙道路,他选择了一条孤独,寂静的路,一条“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的路。行走在自由的路上,王小波不是第一个,我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他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中。换句话说,人是追求理想的,却无往不在现实中。现实就是最大的枷锁,生活就是最大的牢笼,用钱老的话来说,生活就是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生活就是带着枷锁在跳舞,或许你是在自我救赎,也许是在自我放逐。自由意味着抉择,自由伴随而来的是代价,同时也是成长,哪些是你愿意放下的,哪些是你愿意珍视的,纵使形为所役,但心是自由的。

缅怀一位逝去的作家最好的方式是用心去品读他的文字,远比在那里慷慨激昂,争得头破血流来得有趣。

我想,多年以后,当我们在读王小波的时候,或许是他的欣慰,但却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