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麻薯引发的思考 - 草稿

2019-06-26  本文已影响0人  米勒Li

今天,陪同事去超市,没想过买东西,看到面包摊,拿起来又放下去,这是一袋麻薯,我想我要减肥,吃了会胖。不过最终,我还是买了。

上了公交车,迫不及待拿起来吃了一个,又一个,又一个,我想起了一幕:那一年,我刚来深圳,进入了一家公司。到同事座位闲聊,同事问我要不要吃这个,我以前见都没见过,我接了过来。我以为她会给我一个,结果,两个人用力扯,一分二,一人一半。我问她哪里买的,是某某面包店。

这样的一个过程,当时我有一个这样的一个心理历程和和感受

首先,我以为他会给我一整个,结果他只给了我半个,我觉得这是一种种施舍

第二,当他说出这是什么?而我从来都不知道的时候,我觉得我out

第三,当他跟我说某某面包店的时候,我都没听过,我觉得我又低人一等了

第四,他说的那个面包店,所卖的面包的价格是我以前没有想过的价格它远远超出了我以前买面包的价格的认知。

吃过那一次码数之后呢,每次我去面包店,我几乎都会买一袋麻薯。后来那家面包店也承诺,我经常买面包的,选择之一

应该说,我后来再去买面包就几乎是这种档次的面包店

突然今天我又买了一包麻薯,我吃着吃着我突然想,为什么我会买麻薯呢?那里有那么那么那么多,因为当时有个小女孩过来说我要买甜甜圈,我在想,为什么我不买甜甜炫耀选择码数?这就让我 想起了前面所描述的那一段

我发现,我后来的每一次买麻薯,每一次吃麻薯,每一次去买同样档次的面包,其实是为了弥补我当时的那几种感受。

被施舍的感受,低人一等的的感受。

本来今天在吃这个面包,我吃到第四个的时候我就想,我要不要继续吃下去呢?我是不是给我儿子和我妈留几个呢?。因为我继续吃下去,会让我有一点愧疚感,为什么我不留几个给我妈和我儿子呢?

当我发现我在弥补当时的那些需求的时候, 我跟自己说,那我现在在弥补当时的需求,那就让我自己好好的弥补一把吧,于是我放下了我的内疚和愧疚,我又拿起了一个麻薯,我一个接着一个吃,我一共吃了六大个麻薯,我感觉嘴巴有点腻了,我才停止了。

同时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拼命的吃这个麻薯,我是满足了我当时的需求,但是由此我可能拼命吃,就会导致我自己非常的厌恶这种食物,因为都吃腻了。我在想你吃那一种食物去弥补自己一个需求,这是否值得第二,这是否是一个合理的方式?

这也给了我另外一个启示就是,我们要去揭示行为背后的动机,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