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自动化代码规范
2019-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时间的磨练lolo
自动化其实有很多种方式实现,有的用pyhon,有的用Java,也有的用c语言,规范可能也不尽相同,今天着重分享下用Java+git 写自动化的一些规范。
第一,代码规范
1、命名规范
-
包名:小写:例如service.impl;
-
类名:大写开头的驼峰命名规则(可读性);
-
接口名: 大写开头的驼峰命名规则(可读性);
例如: image.png
-
VO: 大写开头的驼峰命名规则(可读性)RequestVO, ResponseRes;
-
Entity: 大写开头的驼峰命名规则(可读性,和表名一致)如:FinLoanTaskEntity;
-
Mapper:大写开头的驼峰命名规则(可读性,和表名一致)如:FinLoanTaskMapper;
-
用例类名:以大写开头的驼峰命名规则,且以TestXXX开头:如: TestQueryFinLoanTask;
-
测试用例方法名: 以小写开头的驼峰命名规则,且以testXX开头,如:testQueryFinLoanTask;
2、注意事项
- 用例之间不能相互依赖,如果需要调用相关业务场景,需要业务方提供基础方法;
- 自动化测试数据需要与用例隔离,数据配置需要单独存放特定文件(利于业务方数据维护);
- check模块需要独立实现,暂时在common模块中进行公用分装,但是不要在用例里面写过多的Assert.xxx();
- 各个业务方需要提供各种数据构造场景的实现,方便其它业务线进行直接调用;
- 请求vo和返回vo等共用的在common模块进行对象封装,业务相关的需要各个业务线在自己所属模块封装;
- 测试用例中,需要对步骤进行详细注解;
- 接口日志需要打印:入参,出参,数据查询结果相关详情信息;
- entity 和mapper需要和相关的表对应(命名);
- 入参的bean 同一以VO结尾,返回的bean封装命名同一以Res结尾;
- mybatis和mybatis plush 都支持;
- 不要在用例中直接调用mapper注解,需要单独抽一个dbservice,统一注入mapper;
- 通过配置实现多环境的切换;
第二、公共模块实例
- common包下的base.BaseTest 是所有子模块的测试入口;
- common包下的common.base 是http请求和mapper的入口;
- common包下的cofing 将外部文件动态注入到bean;
- common包下的database 主要实现数据源的动态切换;
- common包下的enums 通过枚举封装常量;
- common包下的util 主要封装一些常用共有方法;
- ext 包下主要提供一些共有的service(例如:登录);
- loan 包下主要提供常用的共有vo,entity,mapper;
-
applicationContext 只在common包存在,各个业务线需要在Common包中添加;
image.png
第三、分支合并master规范
image.png说明:
- 1、从Remote Master 分支拉取代码至本地 (本地会生成一个Local-Master Branch);
- 2、在本地建立自己项目的分支(Local-owner Branch);
- 3、切换(check out)成自己的项目分支(Local-owner Branch),并在该分支上进行自动化代码的编写;
- 4、提交commit并review;
- 5、Review通过后,则将自己本地分支的代码(Local-owner Branch)提交至远程服务器所对应的远程分支仓库(Remote-owner Branch); 如果review不通过,则重新在本地分支(Local-owner Branch)上做修改,修改完成后重新提交commit,进行review,直至本次修改Review通过;
- 6、在本地切换(check out)成Local-Master Branch分支,并拉取(pull)一下最新的Remote Master分支的代码(这一步确保你本地的代码是最新的,和Remote repository上的代码一致);
- 7、在Local-Master Branch分支上Merge下自己提交的代码;
- 8、将Local-Master Branch分支的代码Push至Remote Master Branch分支;
- 9、在本地切换成本地分支,重新开发,如此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