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读书,不是鸡汤,是经历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对于一个出生在大平原的孩子来说,看到的农村,是没有青山也没有绿水的,有水,也是一些大小坑中的死水。一年四季,无非是冬春小麦,夏秋玉米,下雨道路泥泞不堪,春夏随季而吃菜,秋冬就单一的萝卜白菜。
照例,夏收,秋收,学校都会放假,大小孩子都要加入和天气抢收抢种的大军,太小的时候不觉得苦,烈日当头,和大人一起收麦打场初中开始,每个小孩都差不多。初中开始,觉察到了差别,有些人可以不干农活而干干净净的,照样有饭吃。
他们是大家羡慕的对象。他们的父母有很多是最早的一批读书人,他们有着更好听的名字,叫吃商品粮的。
于是,那个时候知道了要拼命读书,是为自己而读书。
高中,去到一个新兴的市里读书,看到了城市干净美好的一面,看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知道了人之间有更大的差别。
对读书考上大学的愿望更强烈了,可惜,不会用力及智商有限,深切感受到了愿望与能力死活不匹配的痛苦。
大学前,读书都是为了分数。老师们也不提倡看课外书,甚至也会觉得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流行读金庸、读琼瑶,都是偷着看。不买书,基本蹭书看,就必须有速度,见缝插针。趁老师不注意,《废都》读了一遍,尽管常常被书中的“此处省略一万字”等惊呆;《红与黑》读一遍,知道了另外一个世界中的男女;《穆斯林的葬礼》读一遍,《三个火枪手》读一遍……都是囫囵吞枣的读。
越向外看,越知道要奋力读书,读书才能改变处境,不再回到那个人情风景并不美的村,不再重复女孩子早早结婚的命运……
千辛万苦过了独木桥,最终远离了曾经不喜欢的人与事。但并没有真正喜欢上阅读,也因此读怕了。
发自内心,不再目的性的功利性读书,是在春城的翠湖边某大学图书馆。
裸辞后,再去读书,终于清楚课余休息时间该如何打发了。
读严歌苓《雌性的草地》时,我被她的多重叙述视角吸引。第一次接触这种叙述,惊为天人,加上女性主义叙事视角,可以全面看到小说中女性群体状况,我沉迷其中。
三年,养成了、懂得了读书的乐趣。
离开春城后,再次融入生活,开始懂得关注自我,不再总是为外界而活。以为已经忘却的很多往事浮现,尤其高三那段压抑的日子,开始接触读心理学方面的书。
近十年,断断续续读了些心理学著作,最难忘的是《当下的力量》,《身体不会忘记》 及朗达拜恩系列。
读《当下的力量》,收获最大是接近自我,不被恐惧,不被欲望等束缚,学会与痛苦并存,不被思维控制,聆听自己,真正的拥有平和、宁静与喜悦。
读心理学书籍,更多的了解自己,和自己和解,慢慢不再活得那么纠结,接纳了自己,看人看事,也就平和了许多。
读书,改变了我许多。
重读各种小说,读各种理论,美学,史学,全凭爱好。终于从各种成长的痛中,挣脱出来,欣赏到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