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一本书需要具备的能力
讲书的人需要具备哪几种能力呢?
第一,逻辑思维能力
很多人读书抓不住重点,不知道一本书的主题是什么,不了解一本书的论证过程。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要知道什么叫作前提,什么叫作假设,什么叫作论证,什么叫作论点,什么叫作论据,这些东西要搞明白。
所有的论证,要么是用归纳法,要么是用演绎法。
第一个是归纳法。归纳法的特点就是你看到了n个正确的案例,于是判断第n + 1个也是正确的。
然而,归纳法带来的结论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第二个是演绎法。演绎法就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段论。如果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一定是靠谱的。演绎法是科学表述的一个常规方法,所有的理论都是这样的。
在讲书的过程当中,你也需要把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体现出来。即便是归纳的部分,也要用三段论来体现。比如举例子,举例子是为了验证我们的那几个前提,最终能够帮我们的用户得出结论。
关于提升逻辑能力,我推荐一本书——《思辨与立场》。
逻辑能力是第一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拆解和练习讲书,慢慢培养出来。
第二,大局观
大局观是说,你拿到一本书后,要一步步地分析:
这本书要解决什么问题?
它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它是怎么论证这个使命的?
它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假设?
怎么验证这个假设?
推理的过程是什么?
怎么获得这个证据?
最后我们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这个结论对我们每个人有什么意义?
这就是一本书的架构。如果你在脑海里清晰地梳理了这个架构,你读书的时候,就会非常省力。这就是拥有了大局观。
第三,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可以细分出很多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第一个是简洁,第二个是幽默,第三个是说服力。这三项能力都可以通过训练慢慢获得。
我有足够的经历证明,语言能力的确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关于语言能力,说什么都没用,就是练习。
第一,简洁。简洁有效的表达,是非常高的境界。
简洁代表一个人能够准确地概括一件事情,它说明这个人对这件事情吃得足够透。只有理解了,感受充分了,你才能很轻松地把它描述出来。
你得有深刻的理解作为底层的积淀才能做到简洁。而且,要想简洁地把一件事说明白,核心还是前面提到的逻辑能力。就是你知道这件事有这么几个点,只要把这几个点说明白了,就不需要说太多了。
第二,幽默。怎么培养幽默感?我觉得在这方面不需要强求,幽默感因人而异,并且和听众的感知力也有关系。
用伤害或者贬损他人的方法来开玩笑,是糟糕的幽默;用自嘲和反省的方式开玩笑,是高级的幽默。
第三,说服力。语言表达怎么更有力量,更有信服力?我有两个有意思的方法可以教给大家。
第一个是看优秀的电影,学习里边那些主人公的表达方式。比如《勇敢的心》《阿甘正传》,优质电影里的台词和演员表演的节奏,一定是非常考究的,而且是拥有力量的。
第二个就是阅读好的文字作品,向这些作者学习怎么讲话。之前听邓晓芒教授说,他初中阶段读黑格尔的书时间长了之后,写信都变成黑格尔的语气了。你想,一个初中生学习黑格尔,给人写信用的是黑格尔的语气,这是多么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些好的文字,会给人带来深远的影响。
第四,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感同身受,换位思考,想他人所想。同理心是人和人之间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同理心的培养是最费劲的。这可能跟童年生活经历有关。我见过很多人一辈子都培养不出来同理心。他们根本感受不到对方不愿意,感受不到对方有为难情绪,总是一厢情愿。所以同理心的部分是需要弥补的,甚至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第五,爱
为什么爱很重要?我希望大家能感受到,我讲每一本书时都充满了热情。我爱我的听众。我觉得把这些内容讲出来,万一有一个有缘人听到了觉得特别好,从此他的生活可能发生改变,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你怀着这样的心情去讲书的时候,就不用计较讲每一本书时的得失,不用计较收听率的高低,你所看中的是每一个人。只要有一个人听你讲的书,改变了命运,你的讲书就是有意义的。所以你衡量自己的收入和损失不是来自钱、效果,而是来自爱。当你用爱来衡量它的时候,你做这件事的反脆弱性会高很多。
这就是我个人认为讲书人需要具备的五种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大局观,语言能力,同理心,还有心中对社会、对每个人的爱。
摘自《读懂一本书》樊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