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读书

关于《好好学习》的反思

2017-03-13  本文已影响101人  紫苑

从去年10月起关于学习方法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讲座,还上了元学习和Learning how to learn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了自己的工具和方法甚至是目标,但是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上周认真读完了成甲的《好好学习》,读完的时候立即调整了日记的格式,并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做了一个过去十三年的回顾。然后,终于有了尘埃落定的感觉。

于我而言,这本书并没有什么新的概念,书中被引用最多的两本书《穷查理宝典》和《学习之道》之前也看了好几遍。《学习之道》相对更容易理解一些,《穷查理宝典》我认识的人中连我在内有四个人写过这本书的读书笔记,从笔记看过去来完全看不出来读的是同一本书;而看完《好好学习》之后,开始明白,理解得很不相同大概是因为大家都只看到了自己有能力看到的东西,芒格的演讲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好多地方至少我看得确实不是特别明白。

在这个阶段,可能有很多人像我一样,需要有人告诉自己:你以为你明白的那些事,其实你根本不明白。这是《好好学习》这本书于现阶段的我最大的意义。

那么,我以为我明白而事实上不明白的,到底是些什么事呢?

1. 日记和小结的意义

有连续二十年的时间我都有写日记(流水账)的习惯,而写到最后的时候越来越不知道自己继续写下去的意义,于是渐渐停止了。从今年春节起开始按XDite的ORID科学日记格式记每天的学习收获和问题,觉得有收获但是收获远不如全栈营那边反馈的大。

《好好学习》中,成甲说他自己每天早上会花1~3小时做当天的记录和反思----我从来没看过其他人花这么多时间内省。他提到的内容包括几部分:对于决策/选择性内容的深入思考,对于重要的事情本身的记录和思考过程的记录,对于期望达到的标准的打卡和说明。

在说到打卡时,他参照的标准是按《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改编而成的清单。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想起之前参加《当和尚遇到钻石》的读书会时,实践的一个内容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回顾是否做到了“六时书”的要求,当时主讲者说:标准其实可以是你自己设定的任何标准,比如佛教的五戒,或者富兰克林的十三条戒律,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条心法,都可以,关键是每天至少反省一次。我当时确实有实践,只是现在死活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挑佛教的五戒呢?然后,两个月以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一段时间写不出公众号的文章,于是开始写每月小结和每周小结。后来发现涉及隐私太多且这些东西只对自己或者熟识的人有意义就不写了。而看完书以后发现,每周小结、每月小结、年度总结甚至五年回顾十年回顾都应该写,因为太多事情不记下来就忘了,当时跳过了事后就不会再追问为什么--比如我往前看的时候连哪年升职哪年公司搬家都不是很确定了,更不用说什么时候去哪里玩之类的。但是小结或回顾主要是给自己看的,跟别人没什么关系。我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搞错了。

2. 经验的作用

三十多岁和二十多岁的最大差别,是我们有了更多的经验。但是经验到底是用来干吗的呢?书上说,你可以把生活案例化处理,找出其中普遍性的东西。这一点深受刺激是因为,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刚刚回顾了一下过去十年个人健康历程然后总结成一篇文章,写完的时候发现原来自己那么蠢做错了那么多事情;但是再仔细想想,更可怕的不是做错了那么多事情--毕竟每个人都会犯错--而是过了十年我都没有从我犯过的错中学到任何东西,直到我最后写那篇文章好好总结。如果没有从中学会什么,那么再多经验又有什么用呢?

3. 系统化的思考

我知道复杂的问题有很多个原因,所以不要轻易下结论。但是看到书中说结果的形成通常是系统在起作用的时候,有点愣住了。忽然想起本科毕业时的“管理学院”在一两年前其实叫做“系统工程学院”,课程表中也有不少类似“系统工程导论”之类的课。相当长的时间我都被这些内容包围着,然而一到实际思考的时候,却一直是单一归因的思维方式。

4. 时间的延滞

书中说,原因很难寻找,很多时候是因为时间的延滞。说到时间的延滞,作为一个供应链专业的人想起了那个我反复玩又反复指导别人玩的经典的“啤酒游戏”,那不就是个典型的因为时间延滞而造成系统性的问题的例子么?那个游戏我曾经对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熟悉,从原因到结果到玩家的感受,但是,仅此而已。对我而言它就是书本上的案例和桌面上的游戏。

当我写十三年回顾时,选择13而不是其它数字是因为觉得这个时间段内并没有多少重要的选择。然而仔细看的时候却发现,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根本看不到有选择。如果没有过成期望的样子,并没有什么应该怎么样,只有活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