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五大与古印度医学
一、五大
南怀瑾:“地水火风,四大,佛经经常用。实际上佛经重要的地方用到五大:地水火风空。你们注意哦,青年同学,如果研究印度文化、东方文化的交流,地水火风空,与中国的五行是一样的,中国的标记,金木水火土,一个东西。”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论述了五大与五行的对应关系:
地-土、水-水、火-火、风-木、空-金。
前三者不用解释,风属木的原理详见《三、六气》。
这里讲最后一个,空-金。空大为什么属金呢?我们平时所说“空白”、“天空”,乾金也。天气通于肺,肺为清虚之脏。
地大为坤土,坤为纯阴,阴成形,故地大主形体。大到天体,小到人身,都是地大的作用。
水火大即坎离寒热。空气寒热不均,局部热胀冷缩,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引起空气流动,则产生风。
《天元纪大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
经文的字词排序大有深意。寒暑就是坎离水火,燥是天清,湿是地浊,“寒-暑、燥-湿、风”就是天地、水火的对峙产生了气的运动,气动则为风。
故五大即天(space)、地(earth)、水(water)、火(fire)与气动(air),造化万物。
二、古印度医学相关经论
《金光明最胜王经》:
地水火风共成身,
随彼因缘招异果,
同在一处相违害,
如四毒蛇居一箧。
《佛说佛医经》:
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
风增,气起;
火增,热起;
水增,寒起;
土增,力盛。
本从是四病,起四百四病。
(四大各有101种病,共404种病)
土属身(地大主形体),
水属口(兑为泽),
火属眼(离为眼),
风属耳(顺风耳)。
《修行地道经》:
身水增减,令发寒病,有百一(101种)苦。本从身出,还自危已也。
若使身火复有动作,则发热疾百一之患,本从身出,还复自危也。
风动若起,则得风病百一之痛也。
地若动者,众病皆兴,是为四百四病俱起也。
《南海寄归内法传·进药方法(卷三)》:
夫四大违和,生灵共有,八节交竞,发动无恒。凡是病生,即须将息。
故《世尊亲说医方经》日:四大不调者,
一窭噜(guru,沉重),(地)
二燮跛(kapha,痰饮),(水)
三毕哆(pitta,胆汁),(火)(古希腊四体液学说也将胆汁配属火。)
四婆哆(vata,内风)。(风)
初则地大增,令身沉重。
二则水大积,涕唾乖常。
三则火大盛,头胸壮热。
四则风大动,气息击冲。
即当神州(中国)“沉重(地)、痰瘾(水)、热黄(火)、气发(风)”之异名也。
若依俗论,病乃有其三种,谓风、热、瘾,重则与瘾体同,不别彰其地大。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重点):
云何地大-坚质法界?
众生 支大(四肢),骨肉质体,皆是地大。是名身分-地大法界。
云何水大-湿质法界?
众生支体(肢体),血液湿体,皆是水大。是名身分-水大法界。
云何火大-温气法界?
众生支体,君相温气,皆是火大。是名身分-火大法界。
云何风大-动摇法界?
众生支体,随念动摇,皆是风大。是名身分-风大法界。
云何空大法界?一切众生,脏腑之间,气血通经,皆是空大。是名身分空大法界。
一地土-色身大,
二水汁-血精大,
三火气-灵温大,
四风木-动息大。
五空金-虚气大。
风木大(之)灵成眼识;
水汁大(之)灵成耳识;
空金大(之)灵成鼻识;
地土大(之)灵成身识;
火大一身之主,故分二识:从灵成舌识,主灵成意识。
风木大(之)气成眼根;
水大(之)气成耳根;
空金大(之)气成鼻根;
地土大(之)气成身根;
火大一身主也,故分二根:从气成舌根,主气成意根。
是空者,是即气兴,一也,是名金行,成肺主属。
风者气动,是名木行,成肝主属。
地者土成,名土行,成脾主属。
火者火行,成心主属。
水者水行,成肾主属。
何故不谓金,谓空大?
谓金行,则唯限实体,不通空处,谓空则 通空兼实 故。
何故不谓木,谓风大?
谓木行,则唯限 体-支(四肢),不通 用-动(动作),谓风则 通用兼体 故。
(四肢为体,动作为用,即西医所谓 结构与功能。)
何故不谓土,谓地大?
地者土成,成以成大,依大成故。
白佛言:世尊云何说空?
佛言:空主肺脏,及主身分六腑六脏、气血通道、九穴毛孔,皆是空大。
白佛言:世尊,云何说风?
佛言:风主肝脏,及主心身 支大(四肢)、动作,皆是风大。
白佛言:世尊,云何说火?
佛言:火主心脏,及主身温,皆是火大。
白佛言:世尊,云何说水?
佛言:水主肾脏,及主肾精,心身 支大,血、腻(脂肪)、津液,皆是水大。
白佛言:世尊,云何说地?
佛言:地主脾脏,及骨肉坚体,皆是地大。
《外台秘要》:
“身者,四大所成也。地水火风,阴阳气候,以成人身八尺之体。
骨肉肌肤,块然而处,是地大也;
血泪膏涕津润之处,是水大也;
生气温暖,是火大也;
举动行来,屈伸俯仰,喘息视瞑,是风大也。
四种假合,以成人身。”
《千金要方·序例》:
(佛)经说:地水火风,和合成人。
凡人火气不调,举身蒸热;
风气不调,全身强直,诸毛孔闭塞;
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
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
火去则身冷,风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
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
一气不调,百一病生;
四神动作,四百四病,同时俱发。”
《医门法律·阴病论》:佛说四百四病,地水火风,各居百一。是则四百四病,皆为阴病矣。
陶宏景根据佛医思想,补 葛洪《肘后卒救方》之阙漏,得一百一(101)首,为《肘后百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