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暗室,心犹敬畏
古人毕生的追求,大概可以概括为四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难以做到。但是即使穷其一生,做不到又怎样,古人依靠着这种内心的信仰和法则,便可以内心坦荡过完一生。
经常有人讥讽中国人,说中国人是最没有信仰的民族。所以擅长造假,拜金虚荣,做出很多违背道德底线的事情。
但是,中国早在千年之前,便已经开始思考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几千年来,孜孜不倦。修身,是一个人,一辈子要做的的事情。本意在于,做好自己。齐家,是一生要做的事情,本意在于,良好家风。至于平国,治天下之流,都是运气参半之事。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环环相扣。做好自己,顾好家人,拼搏事业,突破重围。
所以第一步,至关重要,就是修身。
修身里面有一个特别的词汇,就是慎独。
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词,在于《了凡四训》。了凡先生在白发苍苍,回首往事之际,心念后世,所以写下了《了凡四训》。在对后世子孙的教育方面,说道,即使一人独处暗室,也不可做任何有违道德的事情,不可以不保持敬畏之心,以恐得罪了天地正道。举头三尺有神明,敬畏之心,时刻保持谦卑。
在《礼记·中庸》中讲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简单的说,就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固守本性,遵循正道,不忘初心,不忘理想。即使没有人知道,也要独自谨记,不逾矩,以免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后汉书·杨震传》里面讲道:王密在昌邑做县令,为了官运亨通步步高升,他始终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恰巧朝廷派来的新任太守杨震和王密多少有些交情。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岂能错过?
王密立刻跑去拉拢关系,他不惜血本,竟拎着十斤黄金公然行贿,杨震愤愤地质问:“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毫不脸红地答道:“暮夜,无知得。”意思是并非光天化日众目睽睽,我送礼您收钱的事儿谁会知道呢?
杨震既是正人君子,又是清官廉吏,他哪里受得了这番侮辱?立刻寸步不让地挖苦说:“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湛湛青天不可欺”,做了枉法的丑事,不但法纪难容,连上天都要报复你!杨震由此获得“四知太守”的雅号,他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历史的天空久久回荡。
你在你对很多人的时候,你的内心,会不自觉地选择正大光明,从众大多数人遵循的道德正义。
但是,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精神野马脱缰,思想入侵。
“慎独”最能考验人的意志和信仰,如果一个人独自相处,无人知晓,但是内心的铁律,还是丝毫不影响,不动摇。这才是最正宗的君子。
鲁迅先生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夜深人静,我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最容易看清自己,最难控制自己。
看来再厉害的人,也在所难免。但不放弃追求的自我。
天地有正气,慎独在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