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那么美好,且待我来讲给你听。

2018-07-15  本文已影响75人  蒋双双
回忆那么美好,且待我来讲给你听。

以前在朋友的口中,听过“大冰的小屋”,只知是一位特别有趣有才的大叔,哪曾想在十几年前,我就非常喜欢他主持的节目,只记得那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大男孩,在节目中的能言善辩,却不曾想他生活中活得如此潇洒自如,就如他自己所说: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既可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

与《你坏》这本书的相遇,只是因为一次凑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大冰的名字,因为好奇心的驱使下,果断下单。

缘分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没有人知道它的秘密,但是却总会令你有未知的收获。我想我能与这本书相遇,让我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这只怕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为我解开心中尘封已久的心结,让我释怀,原来我们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缘起缘灭皆随缘。

今天用了长达五个小时的时间,看了全书440页的二分之一内容,其中有关月月的部分,就花费了四分之一的篇幅来写。大抵是因为他们彼此都见证了自己最重要的时刻,拥有最深刻的记忆,所以才会显得格外珍惜。

在看到大冰回忆月月时的笔触讲述,也让我自己慢慢打开了回忆的大门,看到他说,月月在朋友圈给他评论“哦,加油”,他品出个中的距离和温度,然后礼貌地回复了一句“谢谢”,然后难过得再也吃不下去任何东西时。我也感到格外的难受

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我好像很少对朋友说过谢谢,但好像彼此都清楚,你想要说什么。现在面对无论是生活中的人还是微信上的朋友,请教他人或者向别人介绍自己,都免不了加一句“谢谢”。

“谢谢”是礼貌,也是一种距离。

记忆回到2006年夏天,我的高中生活开启了。这也是我在学生时代中,拥有最长久最稳定的学生生活。也因此收获了对我影响较深的朋友

曾经我总结自己的读书生涯,属于“三进三出校门”,小学换了三个学校,初中断断续续历时五年辗转三个地区三个学校,因此根本就没有像别人那样拥有所谓的发小,也许正是因为这,我才对高中的同学朋友有着特殊的情感。

天生性格和成长环境的影响,让我养成了自立话少的人,大多数时候我只是静静地在别人身边听别人说话,我喜欢盯着、看着别人说话,觉得他们怎么这么厉害,可以引得别人开怀大笑,或者说出特别有哲理的话。

有一次我盯着小鑫同学说话,被其他同学看到,然后在窃窃私语,突然反应过来,原来盯着别人看会令人产生误会的,真是尴尬,不过幸好我一直以来的表情就是懵懵的,所以意识到了,我也当作啥事没发生,我不会告诉他们,我其实没听到他们说什么,只是单纯的发呆而已。

有时候回想起过去的自己的一些行为,怎么觉得那么大胆,现在我都好像失去了能直面他人的勇气,也许是无知者无畏吧。

小鑫同学和我同姓,是我整个高中的同学,高一的同桌,我的笔友也是经常留宿我的人,每次去市里来不及赶上回家的车,都会在他家蹭吃蹭喝蹭宿,然而却不自知,一点也没有单身男女应该避嫌的感觉,虽然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一班同学聚会。

我的阅读兴趣也是从那时候培养起来的,因为隔壁有个爱看书的小伙,走读生每天带时下最流行的书籍来学校看,而且他的作文和日记经常被老师当范文,所以我的内心是对他很佩服的,也想知道他年龄比我小,为啥会比我懂的东西多那么多,那不科学。

知道他的笔名“大尾巴狼”是从另外一个同学那里知道的,其实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我真的不明白这个词代表的啥,不过听过最多就是小宇同学说,“你不要给我装大尾巴狼”,抱歉,我现在还是不明白啥意思,但是好像也从来没有问过你,只是当个名字而已啦,最多的我还是喜欢叫你蒋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成为笔友的,好像从同桌的时候开始,我们最多的是用笔交流而非语言,语言用的最多的无非是“笔记本借我抄一下”,后来每月的换位,让我们渐渐远离,再后来文理分班,我选择了体育特长生,我们交流的机会更少了,虽在一个班,但好像彼此之间隔了一条河,不过好在不懂世事的我总是主动的那一方给你写信,写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每次都会很认真地回信,很多次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下,我们只不过谈论一些我的内心感受,我把你当成了我的一个可以倾诉的树洞,所以在整个高中阶段,我能够回想起来都是些愉快的事情,因为有你的温暖,无关男女关系。

看到大冰老师些跟月月之间经历的事情,我的眼前浮现的就是我们之间的故事,他说,听到别人说男女之间没有纯粹的友谊,真是扯淡!我也想说,确实ztm扯淡!

如果故事在这里结束,也许你们不会觉得有什么了,其实让我感动的事情在高考结束那天。因为平时我跟他说过很多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事,自己家里的事情,所以相对来说他对我特别了解,高考之前好久我们都没有联系。

在那个大雨瓢泼的下午(好像每年高考那两天,我们这都是下大雨),在本校考完试的同学早早考完试就被家长接回去了,等我们在外校的同学回来时,宿舍里的学生也剩不了多少了,我正当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因为舅舅有事,隔天才能来接)一阵电话铃响,他打来电话问我怎么回家,如果回不去,把行李拿下来去他家,我还在迷惑的时候,他又说,东西多不怕,我们这有一大群大老爷们在帮你拿,下楼后才知道,班级里有些同学今天都不回去,全部上他家,他们帮我拿了行李放在一个同学的出租房,天也快黑了,我们一群人冒着雨去餐馆吃了一顿,打车去他家集体打地铺。

这是第一次上他家,也打开了我后来以他家为中转站的同学生活之旅。那时候从未说过一声谢谢,一个电话有求必应,不止我还有其他同学,他也一并接应,要知道以前我们缠着他要去他家,死活不答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