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探索读书读书笔记

跟《文心》学作文 【2017002】

2017-05-05  本文已影响170人  蝶化文澜
跟《文心》学作文 【2017002】

如果作文真心不会写,或者写不好,还需要你们真的去翻一下这本书——《文心》。

现在的中学生最头疼的事情,就是作文,可叶圣陶老先生说:“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如此说来这些孩子们现在都不会生活了。语文课堂上就怕谈及作文,写作文是他们最头疼的事情。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个大师级的人物,或许也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两人联袂写出了《文心》这部作品,给孩子们指点迷津。

这部《文心》适用故事的题材来写关于国文的全体知识,每种知识大约占了一个题目。《文心》是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位老先生特为中学生而写,他们运用多年教导中学国文的经验写成的。对于中学生来讲,是难得的盛宴,当然,对于教中学的老师来说,也是如此。

书里不知是涉及到了字词,新诗,同时也涉及到了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选择书目,如何进行作品鉴赏,如何进行写作结构文章,这些内容作者是用故事的方式连接起来的,通俗易懂,故事性很强。

接下来仅仅对如何结构文章,这一块内容进行提炼总结,解读。

1.什么是"文字"?文字是心的表现,也可以有三种分别,就是知的文、情的文、意的文。

对于一事物明了它是什么,与别的事物有什么关系,这是知的作用。

对于一事物发生喜悦、愤怒或悲哀,这是情的作用。

对于一事物要想把它怎样处置,这是意的作用。

所以如何写文章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情和意,用什么样的措辞,什么样的语言来恰当的表达这份情感。

2.写文字容易犯的几类毛病
(1)用词、用语不恰当
(2)意义的缺略和累赘
(3)意义不连贯,欠照应

(1)用词、用语不恰当

其实这个病的原因是对词语没有根本性的了解,或者是说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这个词的应用范围、以及所运用的语境。对于所运用的这个词也不仔细推敲就随便乱写。举个本书里叶圣陶先生举的的例子:“努力促进自治制度”,因为制度只能是制定、实行、修改或者撤回,可是无法促进,所以这个词用在这里就不恰当。

(2)意义的缺略和累赘

所谓的"意义的缺略和累赘",也就是说这一句话里的意思没有说完全,没有表达完整。或者是说的太过啰嗦把不相干的东西都说进去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没有把意思想得周全之前,就写东西,结果造成了上面的情况。

其实这也是和上面一个毛病一样,从句子的结构上来说的。说里面几个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际此内忧外患之时",成什么话?必须说:"际此内忧外患交迫之时"才行呀。句子的不完整实质上也和平常的语言习惯有关系。所以平常说话的时候都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把语意表达完整,只有说完整了,才能够写完整。

(3)意义不连贯,欠照应

这其实和上面的问题的根源是相一致的,原因多是由于思想不精致,思考的不全面,意思在没有明确之前就写出来了。

3.写好作文应注意的三问题:
(1)文法上不能有毛病。
(2)用词一定要恰当。
(3)思想的新鲜、正确,丰富。

关于上面的第(3)点,思想内容新鲜正确丰富,肯定要靠多读书多体验,这是无法速成的,需要终身修养。

而我们寻常所犯的都是文法的不正确用词都不恰当。如何修正这一类的毛病,肯定要是对一个词,进行认真的,分析,看它的相近的词,相似的词,相反的词,不同的词,用在什么样的地方,它们的区别是什么?谁的范围广,谁的范围窄,谁的语气强谁的语气咯?这要靠平时的用心。多揣摩同类词语的意思和用词范围,举个例子来讲"悲伤",你又会想到哪些词?"悲哀、悲愤、悲壮、悲凉、悲痛、哀伤、凄凉、伤感、伤痛、伤心、伤悲……"等等,然后琢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词,什么样的词用在什么样的场合,如此多思、多想、多用、多实践,久而久之就对这些词语有了敏感度,那么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当然,平时也要注重生活用语,在生活中多积累一些活泼的语言,看看它们用在什么样的语境里。还有,在写作的过程里书面语、口语这个也都是要注意的。

4.关于语调
(1)字的奇偶。
(2)句式:散句,束句,对称句。
(3)叠词:同声,叠韵(连绵字)
(4)句和句之间的联系。要注重上下文的呼应。尤其是句和句、段和段之间的连接词。

其实在这里写的这四条,实质上也是对用词的斟酌,对句子之间的斟酌,其实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位先生在这里强调的有两点,一是用词,二是句式的变化。我觉得,在语调方面应该还强调一下标点的作用。不同的标点也代表了写作者的语气和情感,注意了这些,就能够更好的,更清楚的,更生动的在表达自己的语义和情感。

5.文章的组织。组织文章的原则只有三项,便是“秩序、联络、统一”。
秩序,即是把所有的材料排列成适宜的次序。
联络,即是从头到尾顺当的连续下去,没有勉强接笋的处所。
统一,即是通体维持着一致的意见,同样的情调。

其实写文章之前应该拟个提纲,把这片文章的大致格局先铺排开来,比如:如何开头结尾,如何组织材料,如何贯穿中心,材料的详略组织,都应该有一个大题的规划,然后再一步一步行下去。

(1)怎样排列秩序?

这就要先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可能是讲述一件东西的形状,或者讲一件事情的经过,再或者是发表一种主张。其实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旨,确定了这之后,就要看看,如何组织,联络材料。

(2)联络该怎样做手呢?

也即是如何安排材料,才能够让这篇文章顺理成章。

其实这也是解决些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要描述画面。那就要想记述什么画面?那幅画的布局和设色技巧是什么?景物和技巧又是什么?(解决写什么)

在什么地方看见的那幅画,开端结尾,如果系静物,是哪一景?哪一物?最吸引我们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吸引?哪一部分才是最受到我们赞赏的?(解决怎么写)

(3)统一该如何照顾?

在一堆材料里边,肯定有增加文章意旨的,有和中心意思完全矛盾的,有和中心意旨风马牛不相及的。当分出来这些材料本身价值后,在遴选的过程里,就更明确了。围绕的中心意思进行选材,与它没有关系的或者是矛盾的通通删去,那这样的话中心思想就变得突出了。

顺便说一句:亲爱的孩子们夏丏(音同“勉”)尊,不是夏丐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