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赏析

朱自清《欧游杂记》读后感(三)

2020-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lily2766
油   画   威   尼  斯

        在今天,大众旅游兴盛的时代,跨国旅游已经成为最大的国际产业,而周游世界,甚至成了我们很多老百姓的生活理想。那我们去国离乡,跨过千山万水,究竟要在异国他乡寻找什么?发现什么呢?我们是被什么东西感动?又是如何想象异国的呢?

       透过朱自清的《欧游杂记》,我们可以看到,上个世纪30年代朱自清的异国体验,以及他对于美的另一种思考,特别是他对于城市的思考,对我们今天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在旅居欧洲的一年间,朱自清游历了伦敦、牛津等英国城镇,后来在回国前的两个月间,又游历了巴黎、柏林、罗马、威尼斯、庞贝等城市,他的游记描绘了完全不同的欧洲城市图景,他心目中美好的城市应该有的样子。

       在朱自清看来,一个城市的美,首先在于它的别致,这种别致体现在城市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以及市民生活的一切领域。他说,佛罗伦萨让人忘不掉的,是它的色调鲜明的大教堂和高耸入云的钟楼。人们从世界各地络绎不绝的来到罗马,罗马吸引他们的正是它的古城墙、法庭、神庙、住宅的遗址、七零八落的废墟、断壁残垣、还有罗马城西南角上的英国坟场、艺术家的墓地。罗马城独一无二的个性,就体现在这些历史遗迹中,罗马人就生活在这些历史遗迹中,也可以说就生活在历史的废墟中,而历史也成为现实罗马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而威尼斯的别致:就是它天然的独一无二的个性。他写道: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出了火车站,你立刻便会觉得:这里没有汽车,要到哪儿,不是搭小火轮,便是雇“刚多拉”。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 另有小河道480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刚多啦,是一种摇橹的小船,威尼斯所特有的,它哪都去。

       威尼斯,并非没有桥,378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哪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在圣马可广场的钟楼上看,团花锦簇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是透明的。

       对色彩极其敏感的朱自清,特别强调威尼斯的别致的色调。他说:威尼斯人是着色的能手,白色的大理石与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朴素的方纹,在日光里鲜明的像少女一般。威尼斯的色彩,艳而雅,艳丽而不失雅致,热闹而又不失庄严。圣马可广场,是最热闹的地方,一天到晚人流络绎不绝。

        同时,这里也是最庄严的地方。他特别强调这里所有的建筑都有300年以上的历史,圣马可教堂则在那里耸立了八九百年,11世纪的时候,按照拜占庭风格建造,14世纪的时候又增加了哥特式的装饰,17世纪又饰以文艺复兴的风格。融庄严、肃穆与华妙为一体。他认为整个圣马可广场,体现了威尼斯人特有的审美趣味,结构精巧的建筑,再加上艳而雅的色彩,让人产生恍惚迷离之感,庄严与华妙,自然与浪漫,现实与梦幻的和谐统一,正是威尼斯人充满活力而又不失优雅,这种现实而又不失浪漫的性格表征。

       今天的中国城市以高大为美。而在朱自清看来,城市的美,不在大,也不在繁华热闹,而在于小,在于静,在于质朴自然。他在《欧游杂记》中特别礼赞德国、瑞士那些小巧玲珑,质朴宁静的城市。

瑞   士   风   光

       瑞士被称为欧洲的公园,自然山水之美可谓大自然之美的巅峰,他说:瑞士的美,一半纯天然,一半来自人为,瑞士除了好风景还是好风景。那些玲珑可爱的小城镇,被森林包裹,或者临河而建,或者像是浮在湖上,人们呢,轻轻的说话,轻轻地走路。

荷 兰 郁 金 香 王 国

       同样,荷兰也给人以寂静和肃穆的感觉,建筑、厂房、住宅都体现出一种肃穆和艺术的韵味。他写道:淡淡的天色,寂寂的田野,火车走着,像没人理会一般。偶尔看见天尽头的风车,也是一动不动。即使是荷兰的京城海牙,地方不大,却是清静。走在街上,在淡淡的阳光里,觉得什么都可以忘记。荷兰人也是同样的会着色,而且是举世闻名的会盖房子。灰色的田野,映衬着红的、黄的、鲜艳的房屋,别有一番风味。即使是现代化的大工厂的厂房,也不失其美的样式和风格:一条连接不断的横线,一眼看去流畅痛快至极。商铺和出租的公寓大厦,也是精心的设计,十分的精致:鲜艳的色彩配以浓重的装饰风格,显出清秀玲珑的调子。

       他特别的注意到那些建筑的细节:他写一幢出租公寓:每层楼的栏杆,长的涂以蓝色,方涂以白色,衬以黄色的窗户,活泼明丽,而不是雅致,而整栋大厦则呈不规则的几何形,就像是一只轮船,而大厦前是水池,池子的尽头永远不忘放一座雕像。

       德国的德累斯顿留给他的最深刻的印象,也是它的寂静。人们在街上,从从容容的走路,斯文文的说话。易北河穿城而过,古建筑、博物院林立的德累斯顿,素有德国的佛罗伦萨之称,18世纪巴洛克式的,华丽炫目的城堡宫殿、驰名世界的博物院和国家画院藏有2500件名画,排列的比哪里都整齐清楚,这就是德国人的脾气。

柏  林  大  教  堂

       至于柏林,宽大干净的街道,你尽可以从容自由的走路、呼吸,不用东张西望,躲躲闪闪;最阔的大街菩提树下,排列着大学、国家图书馆、国家画院、国家歌剧院、、、西连勃兰登堡门,东接大教堂、故宫博物院,那里集中了7个博物院。

埃  菲  尔  铁  塔

       同样,巴黎本身就是一个博物院,一个艺术之城。他说:巴黎人身上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巴黎人的风雅是骨子里的风雅。在巴黎的公园里,大街上,几乎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艺术的气息。巴黎人自然而然就雅起来了。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朱自清的这种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城市观,就是说强调城市的个性、城市的历史感、以及艺术风韵,对于我们今天欣赏城市乃至改造城市都具有参考价值。

       让我们用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话来结束今天的分享,他说:城市,象征的看,就是一个世界。20世纪的世界,从许多实际内容来看,世界已变为一座城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