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超越硅谷吗?
硅谷,美国重要的垫子工业基地,创业公司的栖息地。全世界100家高科技企业20%都把总部设在了硅谷。
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迅速成长为中等收入国家,8亿人口摆脱贫困,改革开放热潮推动经济发展,比如深圳从30年前的小渔村成为了中国的创新热土,就好比中国的“硅谷”。
那么中国是否可以超越神话一般的硅谷呢?
这本由数字时代管理领域的国际权威安妮卡.施泰伯博士撰写的《中国能超越硅谷吗》将会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这是一本帮助中国企业在全球管理领域赢得更多认同的书籍,并打破人们以往的观点就是认为商业世界最耀眼的星,始终诞生于哪些能够引领全球经济的国家和地区。
事实真的是如此吗?那中国又要靠哪些要素超越硅谷呢?
一、起于远见使命
这本书中叙述安妮卡博士通过对硅谷5家企业和中国5家企业(海尔、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小米)的访谈和深入调查得出了两个地方的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创业文化。
从书中不难看出中国和硅谷都有宏大的愿景和使命,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图景,看似遥不可及。
腾讯的使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我们的生活品质提升了吗?
现在生活里基本上看不到现金交易了吧,微信扫一扫手机缴费、叫车、在微信里办理业务、通过小程序就可以轻松学习。
这就是腾讯带给我们的改变,还有阿里巴巴的愿景“构建未来的商业基础设施。”以及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1688、淘宝天猫实现了多少的生意经,成就了多少电商暴发户。
可以说阿里带给中国的改变也是巨大的。
就像硅谷的特斯拉最早的使命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交通的转变”它是向家庭和大楼听过太阳能电力设备,但随着发展使命也变成“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后者显然是更为宏大。
两者的对比可以得知,宏大的愿景和使命是中国和硅谷的重要特征,所以这并非是硅谷独有的,而是所有富有远见的创业领袖的特质。
比如阿里马云,他比绝大多数中国人更早预见到互联网的潜力可能。百度李彦宏推动百度进军人工智能领域,实现企业增长。小米雷军创造全新的手机生产和生产模式。
因此安妮卡博士认为中国强大企业的领导者是具有远见卓识和创业精神的,和硅谷的第二特性恰好相似。
二、聚于人文化
在招聘方面,中国案例的企业对新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和硅谷企业相似。虽然他们表达的词汇不同。“愿意挑战和接受挑战”、“创业精神”、“合作精神”和谦逊等词语都是他们共同需要的品质。
然而一些受访者对中国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注重创业精神表示怀疑,他们认为企业更愿意选择业务技能过硬且愿意努力工作的人。
比如“996”这样的模式在中国企业很常见,甚至很多员工因此而引发健康问题,在中国努力工作等同于忠诚,就和硅谷知识就是工作的文化一样。
但是硅谷企业处理人际关系是有他们的一套体系在的,它能保证新人不仅能委以重任还能激励他们在激烈市场里发挥才能,而中国企业缺乏这样一套人力资源体系。
而中国的企业也在这方面做出积极改变,比如阿里与“前橙会”的合作。
中国企业开始向硅谷企业学习人员和任务的协调,在书中安妮卡博士更加确信的是中国企业比硅谷企业更重视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三、不再追赶
2017年在中国香港举行的创业大会上美国企业家和博客作家加里.维纳查克接受采访说:“中国和美国如同一种信仰,我对亚洲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最好的建议是不需要再关注美国。”
中国企业还需要努力追过其他国际同行吗?虽然人们一直有这样的感觉,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
在某些领域已经领先世界的创新成果了。世界已经将中国的经验和模式作为学习的榜样,例如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电动汽车、无人机和共享经济,这些在互联网下的管理模式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发展创新,在管理上比硅谷更加灵活和高效,这就让中国企业的技术超越更多的硅谷同行。
如今,中国已不再是追随者,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我们没有停止超越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