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拼了
很长一段时间没发布自己的广告了。
周末发了一次。
结果,被很多读者反感了。
意思是嫌我太着急了,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了,也有甚者上升到了人格方面的言论......
对于赚钱这个事呢,我是这么理解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试问谁不是为了钱?
人,在名与利面前,往往会选择名,因为可以带来更大的成就感。同时,有了名,自然就有了利......
有人跟我讲,人家连岳天天在公众号卖东西,谁要嫌他吃相难看,他就一个做法,直接拉黑,意思是建议我也这么做,理解不了的不需要解释。
搁在以前,我这个人,个性也很强,基本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所以很容易得罪人。
这几年,我不混网络圈了,也没啥发言权了,慢慢就淡出了江湖!
毕竟,混到俺这个角色了,树敌是很幼稚的行为,不仅仅不能树敌,反而要拉帮结伙,壮大自己的实力。
虽然对于这些消极的言论,我挺反感的,但我宁愿吃哑巴亏,也不能回应,因为一旦我回应了,我就中了招,正合他意......
如今我的原则是什么?
谁欺负我,我躲着,从不回应,因为我害怕,我胆小嘛!
因为,懂得人自然懂,我比较崇尚一个原则,有价值就有价格,大家随心,随愿即可。
我并没有强迫的意思。
今天,跟小兄弟聊天,我问他,这段时间有什么感触吗?
小兄弟说,认识你之后牙齿变得好多了。
我说,我怎么感觉还是口臭呢?
他说,那怎么办?
我跟他讲,去口腔医院是可以根治的......
就如同我以前写过的一个观点,看似人人都在崇拜偶像,但潜意识里更希望偶像坍塌。
我很关注后台的阅读和评论数据,写文章的人,最想得到的就是回应。我也不例外......
知道最近这段时间阅读量最高的是哪篇文章吗?就是那篇《撞车了》......
所以,善就是恶,恶就是善,这是人性对立又统一的两面。
对于人而言,苍蝇是害虫,但是对于苍蝇而言呢?人也是害虫对不?我们说的益虫和害虫的标准是以对我们是否有利来评判的,规则是我们制定的,对不?任何一件好事的反面就是坏事。
但要永远记住,不要做别人的苍蝇,因为每个人手里都有苍蝇拍,只是想不想拍你而已,真想,一定能拍到你,只是时间问题!
我在想,文章是不可能取悦每一个人的,我只需做好自己即可!
同样我做付费圈子也是如此,未来的价格也会越来越贵,这是我的姿态问题,只有学会了筛选,才能进步……
因为当东西来的太容易时,没人珍惜,那么咱就要让它变的越来越难,门槛越来越高......
哪怕最终只写给少数人看,也是值得的。
现在不懂没关系,因为有些东西的确是需要经历后才能懂的。
看来,人生还是在于经历、
不说了,只要现在还有人懂我,这就足够了!
这个事,就翻过去了。
周末两天,下雨,哪也没去,在家专心学习。
我喜欢下雨天。
听着歌,看着书。
好有感觉……
下午,元哥来电,看你日记想送读者礼物?
你看看羊蝎子行不?送多少都管够。
我说,又做上羊蝎子了?
他说,是,我们内蒙特产。
我说,做的怎么样?
他说,还在收羊阶段,用你的话说产品一定要严格把关。
我说,想好怎么切入市场了吗?
他说,想了,但有些难,因为最直接的渠道就是去和饭店谈合作,但基本上都有稳定的供货商,很难切入。
我说,做羊蝎子这次是否真靠谱?
他说,这次我是认真的,想脚踏实地的做一做了,因为我在产品上有绝对的优势,有没有好的办法?
我说,你若是真的认真的话,我就跟你说一说。
他说,你说。
我说,前期不要急着去跟店家谈什么合作,因为市场几乎处于饱和状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别谈你的质量咋样,他们要想要质量有N多种渠道,咱属于新手入门阶段,就要有学习心态,学习心态就是付出心态。
他说,啥意思?
我说,就是说先做人后做事,先从小弟做起。懂不?
他说,你的意思是......
我说,对,前期就是准备出一批货,先挨着每个店送一送,让他们先去免费体验。
他说,回头率有多高?
我说,这是姿态问题,硬推可能一个回头率都没有,免费体验的目的就是对自己的产品有一定的自信。
他说,概率成交?
我说,对,别总觉着自己可以反人性,其实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人性是最复杂的。
他说,那我去试试。
我说,做这个事就两点:敢于免费送出,产品质量严格把关,等他们真想合作的时候,也便于我们提出条件,就是一箱一结,餐饮行业的供货商最难的其实还不是产品,而是货款拖欠。懂了不?
他说,原来如此。
我说,脚踏实地慢慢做,任何以产品切入的项目,都是很难被颠覆的。
那天,刘名还问过我一个问题,这个圈子里,谁做保健品推广比较牛?
我想了一圈。
牛B的貌似都抓进去了。
不管赚了几百万还是几千万,最终都被没收了。真如方丈所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013年的时候,有四个年轻人进军了保健品行业,他们四人彼此是独立的,但是交往非常密切,经常在一起交流推广经验。其中一个做了减肥药,一个月的利润是100万左右,他是买的大数据。
什么是大数据呢?
就是电信公司出售的手机搜索数据,例如你今天用手机搜索了“减肥”这个关键词,那么你就被归类进了减肥大数据,说明你是潜在客户,而且很迫切。
那小子有80多个话务员,采取电话推销的方式,就这么赚来的。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假如我是卖办公家具的,那么我可以购买我们本地的大数据,一周内搜索过“办公家具”的北京手机用户,都属于我的潜在客户。
我只需要挨着群发短信或电话推销就可以产生大量的定单。
所以,互联网的“黑”,不是我们能想象的。
我们的搜索痕迹,一直都是作为数据被出售的,包括百度的大数据、360的大数据,都是一回事。
这小子,后来被抓起来,罚了个底朝天。
抓他的原因,不是因为大数据,而是出售三无保健品。
他很快就出来了,现在已经又是互联网名人了,因为他有创业天赋……
他是谁我不说。
另外三个是卖的抗肿瘤药,做了一个假网站,自称是中医癌症研究院的官方网站。在上面卖这一类药,一个疗程要1万多块钱。
人,一旦得了绝症,就会想走捷径。
不是有个成语吗?
病急乱投医!
这三个人,不到半年赚了大约1000万,也被抓起来了,现在还没出来。当时CCTV还做过专题采访。
想来想去,我想起了一个山东的小子,他叫朱四,也自称是真名。但是稍微有脑子的人就知道这是假名,这小子其实不姓朱。
咱暂且就当他真叫朱四吧!
朱四个头不高,1米60左右,脱了鞋可能不到1米6。当时有个东北小子,那家伙1米9,我们在一起喝酒,他总是调侃朱四:男人不到1米8,还叫男人吗?
我坐在旁边都中枪了。
朱四也是做保健品的,没进去过,为什么呢?
因为,他面向的群体太特殊,没人投诉,他是卖增高药的。我在想,他为什么对增高市场嗅觉这么灵敏?
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他太懂矮人心。
朱四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10万左右。
听起来也不多呀,才10万块钱……
跟大家说个真心话,一年别说100万了,就是能剩30万的,都是超级高手,相当于每天1000元的净利润。一年能纯剩100万现金的,屈指可数。
所以,每当有人喊着明年要赚100万时。
我就当他喝醉了。
有一次,朱四跟我说,我有个项目,你有没有兴趣合作?现在微商是趋势,我准备拿下XX的微商独家代理权,然后我往下放代理,你觉得合适不?
我说,你说的品牌太牛B,我没听说过。
他说,有没有听说过不要紧,关键是你觉得放代理的模式可行不?
我说,当然可行。
朱四说,我上个月做了100万,我有40多个微信号,你能不能再利用你的资源推一下子,就一下,以后这个品牌产生的利润的50%给你。
我说,现在我是泥菩萨过河,你要理解我。
他问,微商你不看好吗?
我说,我认识的朋友里,做微商赚钱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卖美版的苹果手机的,一个是做微商培训的。我觉得微商也好,天猫也罢,都只是形式而已,未来电子商务之争,一定是产品的品质之争。这恰好是个人商户不具备的,最终电子商务是品牌商的游戏,个人卖家都会慢慢被边缘化。
我答应他,会有什么结果?
就是圈代理费嘛,把他的收入截图一放,很快就能忽悠几百人做代理,先把几十万的代理费圈到了手再说.....
他可以大胆地揣进腰包里。然后,他关上电脑。谁认识他呀?
但是,我跑不了。
只要是代理模式,就注定了多数人是炮灰,真正能赚钱的代理模式,一定是你拿钱都很难加盟的。例如加盟一家肯德基能赚钱,可是你有钱就能加盟吗?
未必!
这些事我就是说说,前几天有个读者是做餐饮的,他有所不解,前几天我写的手机培训的事,意思是学员学会了后,那么,学员会不会也搞起手机培训成为竞争对手?那样岂不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这就是一个概率论,你想象一下杨国福,黄焖鸡为啥会瞬间引爆全国市场?这么一看就明白了,所以说,不是所有的学员都有这个觉悟的。
思维不是每个人都有,那句话是怎么讲的。XX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最主要的是,不是每个人都会看魏巍日记的。哈~
如今,我很少跟互联网圈子的人交往了。主要是我觉得交集越来越小了,除非是本地的朋友,大家可以长期相处着,当个身边朋友。
七夕那天,有个兄弟的妹妹结婚,我们本地的,喊我过去。
这个兄弟在深圳做充电宝,发货量也是蛮大的,他说利润很微薄,大家都是硬撑。我又挨着问了问深圳圈子里的兄弟姐妹,他们事业做的如何?
他说,情况都差不多。
我说,我有个疑问,你一年要换四个不同的产品,等于每次都是重新再来,你是如何快速把销量冲上去的呢?
他说,策略非常简单,就是9块9包邮。两天就能冲上前几名,但是不发货。等排名上来了,再改价格发货。
我说,高明!
他说,深圳圈子都是这么玩的,所以不管卖什么,都能快速冲到第一。但是也有缺点,就是卖不上价格,只能靠走量。
自从写日记以来,我感触特别多,我在想,我们与别人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表面看是在机会上,是在运气上。
其实,就是在日常习惯上。
多数人,看似很忙,但是当晚上睡觉时问问自己,今天干了啥?
答案可能就是重复的一句话:貌似啥都没干!
人与人是有差别的,差别就体现在细微的习惯上。我看到一些从面相上很出色的人,他们有个特点,都喜欢仔细的听讲,而且会把要点都记录在笔记本上。
而那些看起来比较爱操劳、闲不下来又不自信的,普遍有个特点,要么在忙着玩手机,要么是在交头接耳。
我之前写过一个观点:就是越穷的人,越是有傲骨之人,不信?
那你可以想想,你身边的朋友,有没有如下现象。
越底层的人,越是评头论足,感觉自己比领导强。
越高层的朋友,越是赏识心理,总是看到别人优点。
为什么有些时候,我们感受不到差距?
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对比过!
偶尔有人声讨我文笔很差,跟文化程度有关,我自己并不这么认为。虽然我文化程度很低哈~
日记是什么?
就是小生活,大感悟,题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其实有时写日记这种流水是刻意的,就是选择了一种通俗易懂的写法,若是,我每天知乎者也,想象一下你们会不会看着很累?
看似这些日记,这些小生活,时间长了,也架不住积累。
时间的投入本身就是一种壁垒。
讲个故事,也是真事。许多年轻人想走跟某某牛人同样的道路,但所有去请教他的人,都会拿到他推荐的一份书单,拿到书单后没多久就放弃了,因为读完这些书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所以,时间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可是大部分人只想要回报而已。
今天看了一句话:人要有所成,必定有所执。
这个世界能轻而易举毫不费力做到的事情,只有贫穷和衰老,其余都需要努力和坚持,如果你的人生还有一次翻身的机会,那就拼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