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胃症之浅见二

2019-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宋明德厚

    人有朝食暮吐,或暮时朝吐,或食之一日至三日而尽情吐出者,虽同是肾虚之病,然而有不同者:一食入而即吐,一食久而始吐也。食入而吐者,是肾中之无水;食久而始吐者,乃肾中之无火也。盖脾胃之土,必得命门之火以相生,而后土中有湿热之气,始能发生以消化饮食。倘土冷水寒,结成冰冻,则下流壅积,必返而上越矣。治法宜急补肾中之火,然而单补其火,则又不可。肾火非肾水不生,肾火离水则火又亢炎矣。况上无饮食之相济,则所存肾水亦正无多,补火而不兼补其水,焚烧竭泽,必成焦枯之患,济之以水,毋论火得水而益生,而水亦得火而更生。水火既济,自然上下流通,何至有翻胃之疾哉。

肉桂6克 附子3克 巴戟天15 熟地60克 山萸肉30克 五味子6克 水煎服

      此方水火两旺,脾胃得火气而无寒冷之虞,得水气而无干涩之苦,自然上可润肺而不阻咽喉,下可温脐而不结于肠腹矣。或谓下寒者多腹痛反胃,既是肾寒,正下寒之谓也,宜小腹作痛矣,何以食久而吐之病,绝不见腹痛,岂肾寒非欤?不知寒气结于下焦,则腹必疼痛,今反胃之病,日日上吐,则寒气尽从口而趋出矣,又何寒结之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