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生活被工作填满,那么还是得擦干泪水撸起袖子继续干啊

2017-06-25  本文已影响35人  止水之鱼

1

奇葩说第四季半决赛的辩题是当你的生活被工作填满,该不该辞职。

辞职这个话题,绝对是职场话题的 TOP one,无论放在何处,都是那么炙手可热。

就像我,当被一堆材料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当深夜12点下班依然发现明天有一堆永远做不完的琐事的时候,当辛勤工作拼劲全力仍然受到领导责备的时候,心中一百头草泥马飘过,此时若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我肯定会潇洒地说,辞职,干嘛不辞职,姐不陪你们玩了好不好。不过这个念头的持续性不会超过30秒,考虑到柴米油盐,考虑到家庭和睦,考虑到现实因素,好吧,姐还是乖乖地认怂。

毕竟那些“世界那么大 想出去看看”的人,还是绝少数。

而且真的敢于决绝这么做的,肯定有他的底气在那里。

如果你不是富二代不是才华横溢不是能靠脸吃饭,专业领域又不是十分突出副业也没有风生水起,关键年纪还不怎么年轻家里还有负担的话,其实,辞职于你来说无异于一场胜算不高的博弈。

也并非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是这样的概率,太小太小了。

2

非常感慨之前发挥都不错的选手颜如晶在最后失利离开时候的感言,她说,别人都说她很好,可到后来发现自己都赢不了。

这是一个不靠颜值靠才华吃饭的耿直姑娘。其实,倒是很支持她在“当工作被生活填满”,该不该辞职时候的观点: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是不会被工作填满的;相反,对工作不是那么热爱的,也是填不满生活的,因为他总是会找到偷懒的空间。

就像颜如晶热爱辩论,哪怕一直彩排一直录播,还是满满的鸡血,因为对她来说工作完全可以转化为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这么来说,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其实并不是十分清晰。从百度词条来说,一个人的工作是他在这个社会扮演的角色。从这个角度继续延伸,我们以前一直觉得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这两个概念不可混淆,但是如果从社会分工的属性上去解释工作,那么工作和生活的分别则可以说不是那么显著了。工作本来就会影响到生活,换一句话来说,工作其实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生活和工作的分配一定是自己选的,你未必真的想辞职,也许只是觉得委屈而已。

工作可以成为生活,生活也可以变成工作。最近有部爱奇艺推出的记录片,题目叫《讲究》,没有“舌尖上的中国”那么红火,但还是值得一看的,它定位于“新旧手艺、匠心情怀”,以“匠人的精神”记录“匠人的故事”,说的就是匠人们对传统手艺的追求,即是工作上的精益求精,又是生活上的从不将就。

比如第一集《榫卯》篇中的主人公童浩,是位有着十年经验的现代家居设计师。他不满现在的儿童玩具大多是冷冰冰的塑料制品,决定抛弃工业化玩具,与身为老木匠的岳父罗啟武一起回归传统,用榫卯给孩子打造一只有温度的木马。童浩和做了40年木工活的岳父相比,显然后者更符合一个“匠人”的定义。对于童浩来说,他梦想成立一间木匠工房,让对传统工艺有兴趣的年轻人得以学习和传承。他的梦想于他来说,不仅是工作,也是生活,两者都诠释着一种情怀的温度。

3

如果你的工作,那么巧,也是你生活乐趣的来源之一,那么就恭喜你,你真的很幸运。

如果不是的话,也没那么可怕。几乎没有人会不吐槽自己的工作。

其实任何一份工作都不容易啊,你以为体力工作难,在烈日下搬砖或者在机床前机械般劳动确实很辛苦,但你不知道脑力劳动者每天在电脑前十几个小时端坐着,一样也会腰酸背痛甚至肩椎盘突出;你以为每天码字写文案起草文件难,但你并没试过在寒冬酷暑时依旧用身体卖命工作的感觉。

而且,你往往会觉得自己是那个最委屈的。你的老板总是最吝啬,最霸道,最抠的,你的同事总是最会勾心斗角,圆滑逢迎,心机深重的,你的工作量是最大的,工作时间是最长的,工资是最低的,还是受领导最不待见的。

如果你这么想就对了,因为有这样想法的人,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其实绝大部分人都有或者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

当然,也并不是每份工作都必须忍,必须熬,也是有底线的,比如这份工作违背了道德法律,或者客观来说对个人价值的实现毫无裨益(确实是因为工作本身的关系),那么就辞职要趁早,不要把时间再浪费在犹豫不决上。

反之,如果你的工作多少还是有所收获的,还是要慎重考虑。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没有潇洒到毫无后顾之忧说辞就辞,当你的生活被工作填满,那么还是得擦干泪水撸起袖子继续干啊,同时尽量通过优化工作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度来给生活释放一点点内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