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情·师生情·同窗情成长励志感悟人生,亲情友情爱情和师生情

惜缘

2019-06-08  本文已影响13人  长安陌上

四个小时前,我与十五年前,初一时教过我几个月的代数老师取得了联系。

在此之前的72小时里,我一直在试图寻到他的联系方式。并且已经计划了,如果这几天寻不到他的联系方式,就下周五去学校打听他。这不算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告诉自己,即使打听不到也没关系,能够去这一趟,便是经历。

十五年前,我读初一,因为种种原因学习一直不好,可以说是学渣,因为成绩不好所以坐在后排,久而久之,便与后排的“差等生”一起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捣乱的很,引得班主任颇为头疼,三天两头找我谈心。一个女生,被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面称为“Superstar”(讽刺之意)。

班主任担语文课,而当年我也就偏科语文。喜欢阅读,作文写的还可以,也爱朗读。所以班主任还是比较欣赏我的,印象中她那时经常让我领读课文,在学期将结束,她又一次找我谈了话之后,她竟然将我从倒数第二排调到了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而那也是她最后一次找我谈话。(遗憾的是我的学习成绩还是糟糕的一塌糊涂。)

初一上下学期结束,我便转了学校,与班主任的情感不算很深,那时通讯也不便利,便失去了联系。

惜缘

我转学到另一所学校重新读初一(说通俗点就是留级),然后读初二,初三上半年读完,父亲给我转到乡下的初中读初二下学期(这经历够奇葩吧),读了不到三个月,在收麦的季节,我死活不愿意再上学了,家人做了半天的思想工作,后来想想可能我真的不是读书那块料,就由着我“毕业”了。

所以虽然学生时代接触的老师不少,但时隔这么多年,能让我时时想起的,只有第一所初中教了我一年的班主任,和几个月的代数老师。

记得班主任是因为那时我们彼此之间都是又喜欢又讨厌,那年我12岁,她22岁(这是后来我才知道的)。我在转学一年后的一次假期与小伙伴一起去那所学校玩,与她擦肩而过,她正在打电话,我认出了她,就留了她的手机号,后来几乎每年给她打一个电话,直到四年前,弄丢了她的手机号,便失联了。后来这几年我也一直试图再打听她的手机号,无奈不认识教育系统的人,也就作罢。

代数老师,印象中他胖胖的,戴着眼镜。记得他是因为他曾经找我谈过一次话,谈话的内容当然早已忘记,但是就这一次谈话,却让我时隔这么多年,依然记得他。我还记得那次被谈话后我就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代数,然而可能我真的学不会,我清楚的记得,初一上学期成绩单发下来,我的代数成绩是2分(天知道我怎么考的???),拿到成绩单的那一刻,我内心还在想,辜负于老师(代数老师)的期望了。

初一下学期开学,换了新的代数老师。那时候小,没多少情感,也没过问过老师去哪了。

真正对这两位老师的思念是最近几年。

去年八月份时,与班主任老师重新取得了联系,看到对话框里打听到的她的手机号,那熟悉的11 个数字,开心激动了许久,没想到十多年了她还是那个手机号。迫不及待的加了微信,她刚好在线,很开心的聊了起来,我说我是你十四年前的学生,然后让她猜我是谁,之后我发了那张成绩单评语(隐藏了名字),她一下就猜出来了是我。

你看,让老师印象最深的,可能不是学习最好的,也不是学习最差的。人与人之间,真的讲究缘分这么回事。

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猜猜我是谁”,第二个问题是,“您还记得于老师吗?”

班主任说,“记得,他现在在郑州。”

我又问,“您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班主任说,“没有,好多年没有联系过了。”

和班主任重新取得联系后一直在交往,知道她还在当年的学校担任班主任,不过为了自己人生的高度也一直在努力,知道她教我时才刚毕业,我是她的第一届学生。一起带着孩子去郑州玩过,也邀请她做客我老家,一起吃饭,看电影,经常去学校里找她(小城市,离得近),感情甚好。因为去的次数多,门卫大叔都认出我了,我还跟她说,早知道你们学校门这么好进,早几年我就来打听你了。

有的人就是这样,与之在一起,有着温暖真实的质感。

惜缘

是啊,班主任教我那一年,当时不觉得,现在想来,带给我的除了喜欢讨厌,更多的却是温暖,这份温暖,让我任何时候想起,都觉得心安。

于老师,应该亦是如此。

人一长大,就会把很多东西弄丢,比如那些简单却能让自己充实开心一天的东西。

最可怕的不是弄丢了这些东西,而是你变得心安理得。

你开始安慰自己,这就是成长。

与班主任重新取得联系之后,我开始继续读书(青春文学类),开始热爱生活并记录生活的点滴。

我希望自己在没有麻木之前还能尽力用文字记住过往每一个在自己身上留下印记的人,记住每一种感动过自己的温度。

纵使时间留不住,但伴随着时间生长出来的回忆,划过皮肤的温度,我们曾珍惜彼此的那些情感,都是能用文字,照片,和视频记录下来的。

去年11月份去学校办公室找班主任玩,她去上课了,我在办公桌前翻着一本教职工读刊,翻阅到一篇文章,一看,这不是于老师吗?问了班主任,她说就是,说如果你想要联系他,回头我帮你问问他的联系方式。

惜缘 惜缘

嗯,贵人多忘事,一回头便杳无音信。

知道于老师在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任职后,我便百度他的信息,试图寻到联系方式,只是百度出的信息有限,后来便作罢。直到三天前的深夜,我发表了一条心情后突然就特别想联系上他,于是我开始不停的在百度和微博搜索关键词,最终让我在简书上搜到了他的文章,我是个很细心的人,所以非常确定的判断那些文章就是他写的,于是我在简书上留了言,让于老师看到了加我。

同时,由于不确定他是否还用简书App,我在犹豫要不要去趟郑州,去学校打听打听他,若能见到,便是好极。只是毕竟是大城市的学校,不确定性太大。最大的可能就是门卫不让你进校园。

我想到了在清华大学美术系任职的表姐,于是问她如果我去了这趟有多大把握会见到于老师,门卫不让我进怎么办?她跟我说了办法,然后说,要去,就早点去,人生很多时候不能等。你老师一定会很感动的。

因为有了表姐的支持与肯定,我当下决定下周五就去郑州。

惜缘

这两天我还是在百度与微博上搜索关键词,并在简书上认真阅读了于老师的每一篇文章。倒不是一无所获,知道了他今年48岁,这些年一直在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任职,十年前还被评为十佳班主任,以及他的儿子也在他任职的学校读书。

傍晚的时候,突然想起了qq,这个软件现在已经只是被我拿来保存照片和视频用。我突然用qq搜索了关键词,还真的找出了很多实验中学的qq群,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甄别后逐一申请加群,有两个群迅速给我拒绝了,于是我点开群管理员逐一选择加好友(不得不说qq在这一点其实很强大,知乎里有很多吐槽微信软件的,讲真我其实不喜欢微信的,但大家都在用它开展社交,所以我也只能用),其中有一个人不需要申请可以直接加为好友,我便加上了她,我跟她讲,“我打听一位二实验的老师,他在十五年前教过我。”

怕她心存疑虑,我便用最简单的语言诚恳的讲了下,她倒一点也没有表现出顾虑,说,我这就给你打听;找到他班学生了,他现在是七四班的班主任;你要他的联系方式吗?我给你确认一下,确认过了,就是这个号码。

我谢过了她,又跟她简单聊了两句,祝福了她,便开始联系于老师。

本来我是搜索手机号加微信的,但是显示用户不存在,我便直接电话打了过去(天知道我有很深的电话恐惧症,除非是天天见面的人,不然我是能不发语音就不发语音,更别提打电话了,我跟人打个电话都要做十几分钟的心里建设的),然而这次,没带犹豫的直接拨通了电话号码。

于老师很快接了起来,我问,“是于老师吗?”他礼貌的答,“是我,哪位?”普通话很好听。我便也用普通话回答他,“我是您十五年前的学生。”

他似是诧异(回忆)了一下,“十五年前?十五年前我在哪里教学?”我说,“您不记得我了?那您记不记得您同事(我意指我班主任)?”之后他说加微信聊,于是加了微信,我发了班主任的照片给他,他大概想了想说知道,她这些年没什么变化。

之后他发了他的照片给我,其实不发我也记得我印象中那个胖胖的戴眼镜的中年老师。我告诉他我要去郑州找他的计划,他说很高兴你能来,也很开心你还能联系我。简单聊了几句后,我们约定了下周日见面。

老实讲,之前我还信誓旦旦于老师一定会记得我,而实际上他早已忘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也很正常,何况他连那时候他在这里教过几个月学这回事都忘了(大概是因为时间真是太久了,毕竟他从业三十年了,这几个月不过是他从业这三十年里的一个小插曲吧!)

与班主任不一样,初次联系于老师便提出了很高端的话题,他说小城市生活很安逸,但很容易让人丧失斗志,曾经学习不好不见得就不会有人生成就。这真让我惭愧不已,老实讲我现在的生活态度就是安于现状随遇而安,人到中年,早已没了梦想,只想生活简简单单。

你看,大城市真的很锻炼人,快节奏有压力的生活,也造就优秀努力奋斗的人。虽然班主任在我看来也很优秀,也很努力奋斗,但是明显跟于老师不一样嘛!

闺蜜说,你看,你于老师跟你思想不是一个层次的哈,人生观也不一样,你还要去见一面吗?

我说,为什么不呢?我又不是没接触过比我优秀的人,介于出身,受教育程度,思维方式等等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尊重别人的选择和权利是必须的。我从于老师发表文章的字里行间也读出他的稳重成熟与努力奋斗的情怀,也为曾经被这样一位老师教过而感到非常心安。

我是一个很惜缘的人。

愿大家都安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