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文:你所有的经历,都是智慧和成长

2022-06-05  本文已影响0人  天天tiantian

文章简介

拆文时间:2022/6/5

选题类型:书评-心理类书籍

文章标题:《你所有的经历,都是智慧和成长》

作者平台:(慈怀慈心)/慈怀读书会

文章字数:2993

发布日期:2022/5/29

解读书籍:《你经历了什么》作者奥普拉·温弗瑞与布鲁斯·D.佩里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ofT1l8p1hh0YDdVd88rTw

拆提纲结构

1.直面创伤才能更快地痊愈

2.不要在意他人想法尽情地活出自我

3.学会宽恕才能与过去和解

4.积极的人际关系是疗愈自我的良药

拆开头

结构:名人名言开头+常见现象及举例+介绍书籍+介绍作者+提出文章观点。

常见现象:每个人都经历过或大或小的创伤。举例(有些人受过创伤仍能积极乐观,善待他人,有些人却被困在了过去,变得孤僻冷漠、暴躁易怒)。

书籍介绍:书籍主要内容介绍+书籍荣获荣誉

作者介绍:痛点+成功经历(因妻子被害而陷入长期的痛苦中,后来他专注研究儿童心理,帮助治疗有过心理创伤的儿童)

提出观点:今天兹心就带领大家一起翻开这本书,一起探讨如何应对过去经历带给我们的影响

拆观点素材

观点一:直面创伤才能更快地痊愈(素材+评论)

素材1:书中的故事。

素材2:美国经典电影《心灵捕手》中,少年威尔从小就有过人的数学天赋,但因被父母抛弃,被寄宿家庭虐待,变得怯弱、自卑、不务正业。对此,心理医生桑恩与威尔进行了多次深度对话,发现威尔将童年的不幸归于自己的错,将内心封闭起来,因害怕被抛弃而主动逃避。于是桑恩不停地向威尔重复:“这不是你的错。”正因为这句话,威尔放下了对自己的责备,开始敞开心扉,直面创伤,勇敢地追寻美好生活。

观点二:不要在意他人想法尽情地活出自我

素材1:书籍作者的故事。

素材2:演员陈坤小时候父母离异,从小跟着外婆和母亲一起生活。父爱的缺失、物质的贫乏、他人的排挤让他变得自卑、孤僻。即使后来成名,依然很不自信,对待名利惶恐不安,甚至患上抑郁症。后来,他开始打坐觉察自己的内心,行走在大自然中提升内心的力量,通过打坐行走他摆脱了抑郁症,做着自己认为快乐的事情,享受着当下的状态。

观点三:学会宽恕才能与过去和解

素材1:书中的故事。

素材2:法国思想家卢梭在年轻时因未婚妻艾丽尔悔婚,遭到羞辱而逃离小镇。30年后,他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思想家、文学家。:当他回到家乡后被问是否还怨恨艾丽尔,他回答道“如果有怨恨,那也是三十年前的事儿,如果这些年我一直对她有怨恨,那我岂不是在怨恨中生活了三十年,那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观点四:积极的人际关系是疗愈自我的良药

素材1:书中的故事。

素材2:兹心想起一个女孩陆璐,在初三时曾因肥胖、长痘遭到同学的冷暴力,一直处于抑郁状态。直到高二那年,她偶然加入了学校社团,同学们的关心、照顾,让她感受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她变得越来越自信,更积极地投身到社团活动中,从而疗愈了自我。

拆结尾

结构:书中金句+评论+观点+希望号召。

引用书中金句:“痛苦不会凭空消失,时间也不会冲淡一切。”

排比句式:对于创伤,只有面对才能应对;对于过往,只有释怀才能前行;对于人生,只有改变才能美好。

提出观点:每个人都是人生的主宰,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

希望号召:愿每个受过创伤的人都敢于直面过去,与过去和解,享受当下,期待美好,勇敢地活出自我。

金句摘抄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施琪嘉说:“没有没有创伤的人生,只有没有创伤的结果”。

对于创伤,只有面对才能应对;对于过往,只有释怀才能前行;对于人生,只有改变才能美好。

乔布斯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

王尔德说:“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一些事。因为一个人,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阿萨吉奥利说过:“如果没有宽恕之心,生命会被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支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