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力,教育如何护航新实体经济?
原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2017年3月10日第二版,两会观点
1992年,中国钢产量7000万吨,2016年在控产的情况下10亿产能产了8亿吨钢;1992年中国水泥产量3亿吨,2016年25亿吨。中国工业化的真正完成意味着人们在在吃的、用的诸多方面已经进入全面过剩时代,这个时代的完结的表面现象是实体经济萎缩,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仅是经济政策的原因。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很多种相关的提法:信息浪潮、新经济、工业4.0、大数据 、互联网+、新硬件时代,这些概念事实上是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度地融合到产业中去,最终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与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一样,人工智能作为一项综合性和影响深远的技术,或多或少也符合技术概念的炒作曲线。然而,周期越来越快,多年前的互联网泡沫、前几年的物联网泡沫、两年前的大数据热似乎概念还未消退,变革的事实忽然就到来了。而此次人工智能是否会很快让很多人失业的很多争论才刚刚开始,却被毫不犹豫地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可以预见的是,人工智能比前面的技术更加快地改变产业生态和走出概念期。作为一个国家的政策要考虑的是,要抓住机遇改变被动追赶技术变革的被动局面。
人工智能是一系列由电子和计算机、脑神经和生命科技、数学、信息学、控制技术等综合技术,其概念的出现已经有超过50年的时间了,但从2006年深度神经网络重燃热点后火了10年了,似乎并没有消退的迹象,一些领域的成果,已经飞快地代替传统产业:比如语音识别代替翻译、图像识别代替人眼、黑灯工厂机器人代替工人,有些成果一旦出现,似乎传统产业对摧枯拉朽。恰是本次两会,实体经济衰落的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那么,实体经济的振兴到底是沿着原先的路从10亿吨钢继续走到20亿吨去污染环境、产能过剩而仅获少量就业的维持呢,还是有更好的办法?人工智能作为一类基础性的融合技术将传统产业、互联网、新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不增加社会实体单产过剩的前提下,实现产业升级,且比互联网、物联网更加能够最大公约数地整合产业链,解决基于传统产业立场作为出发点的的关切。人工智能似乎是产业升级和弥补新经济和传统经济裂痕和最终升级成为新实体经济的目前来看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最可行的技术融合之道。
产业革命,教育先行。教育如何符合甚至护航今后的技术经济时代呢?人工智能时代比起以前,似乎假冒和仿制更难生存,更需要教育培养“硬”的技术基础人才;从人工智能的产业链来说,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TEM)等务实的学科将扮演更加重要和基础性的学科作用;生物、电子、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信息等原生学科将起到更加重要作用的同时,要求教育具备融合贯通和实践能力也更加急迫。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社会对核心技术越来越依赖,另外一方面对应用型和整合性教育也越来越大的需求。原先学校以学科为单位的教学体系势必发生以核心基础和统整应用双轮驱动的教育变革,而一些不适应和被替代的工具型和浅应用的学科势必会受到击冲,一些工具性的学充分科,要充分意识到人工智能对人作为重复劳动价值的替代作用。例如,也是两会激烈争的外语教育,人工智能确会有冲击,而且比预想的要猛烈。作为沟通工具的外语将让位于语言文学和跨文化欣赏的外语势必成为趋势,而未来英语老师教英语文学和艺术将比教日常口语重要得多。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未来我们吃的、穿的、用的效率更高,却也会发生美国目前科技发展带来的悖论:越来越少的精英生产越来越丰富的社会财富,而越来越衣食无忧的普通民众,正在失去作为人的体面的劳动的=价值和尊严。问题的解决就要从教育着手,着眼于培养未来20年产业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社会人。基础教育中的综合素质和科技素养、高等教育中的学科融合和核心专才培养,是需要重点改革的方向。而大量具备人性需求的艺术和人文,也将不仅贡献于人工智能,更使人具备人的价值,而不是机器的价值。
原文发在《中国教育报》3月11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