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与诗鬼谷纵横&聚散流沙

木心-纷乱中闲庭信步的优雅

2018-04-11  本文已影响69人  苏小小非

那日去乌镇,极是悠闲,吃完东坡肉,又晃荡到小桥流水边,光着脚,坐在石阶上,看来来往往的乌篷船,时而和刚路过的船夫唠嗑几句。

起身跟着清风散漫踱步,不期然看见“木心美术馆”。 这是个三进的院子,大厅已经是展览区了,白色的墙上挂着木心的作品和人像,照片,简介。再往里走,是个小院子,隔间已经变小了一些。

木心,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初识木心,应是那首“从前慢”,那时阅读,像是于忙乱都市生活中看见了田间天边的一缕炊烟,那是童年的印象,那是久违的心情。读时,时光倒流,万物更替,仿佛看见了自己光着脚踩在了田埂之上,于傍晚火红的晚霞中,于葱茏翠绿的稻田边,快速向家奔去,惟恐误了母亲的饭点,又得母亲一声吼。

木心给我的感觉是帅气的,应是才华与颜值集于一身的人物,单看谈吐和外表,你怎么也想象不到,他曾于1971年,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 狱中,木心先生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洋洋65万言的《The Prison Notes》,手绘钢琴的黑白琴键无声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

 木心先生说:“我确曾亲身经验过这样荒诞的‘戏剧性’,如今痛定思痛,事件的悲惨,实乃人性之所万难承受,人性不要有此种担当,没有此种担当才是人性的自然生态,但‘文革’到来,只能奋起搏斗,在大难中把自己的生命衔在自己的牙齿之间,凡道义的事率先见证决不退却,这样,生命连接着生命,永不断绝。“

因为这种信仰,虽则苦难加身,却不见佝偻苍白,清俊的气质,从容的态度,仿佛从未被伤害过,一身儒雅,文人的气节环绕周身,见之,慕之。

 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就如同现在互联网上很多名人讲坛一样。不过他的讲坛是设在任何位听课人的家中,或是席地而坐,或是靠窗踱步。木心开讲,是因为他不忍见浩劫之下的年轻人去经受那种”文化断层“,他以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渊博的历史知识,侃侃讲来,一讲便是五年,没人供给费用,一切都是热情和赤子之心。后来陈丹青整理其讲述的内容,成文《文学回忆录》。

 木心归来乌镇,曾也伤心离去,后应故乡盛情邀请,回国定居,时年七十九岁。 回国后,也甚少外出,寂寞清冷的一个人,偶有学生上门照拂。去世时,邻居皆不知其身份,他就这么不惊不扰地生活着,直至故去。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 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