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教与学

《教学规准真善美》

2018-04-13  本文已影响15人  教育摆渡人

在教学的道路上,或许有些教学者曾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我明明很认真教了,为什么学生还是学不会?”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深刻了解:“学会不等于会教,会教不等于教会”的道理。

那么判断有效教学的规准为何?也就是说怎样的教学才称得上有效的教学呢?

Peter曾提出教育的三大规准,我认为可以借用来作为判断有效教学的规准之参考。我所提出的有效教学规准,概念来自Peter,但我加以转换及调整为适合用来判断有效教学的依据。

我认为有效教学的规准有三:

1.【善】的知识才是【值得学】

  这与Peter所提出的”合价值性”概念一致,  教学必然需提供学生正向有价值的善知识。  若从前文所提的师生互为主体性的观点来看,  “值得学”的标准可由师生共同建构。

2.【学得会】才是【真】的学习

  这与Peter所提出的”合认知性”概念有关,但其所提之合认知性,  主要讨论的是教育内容的合乎事实性(亦即真为真,假为假)。 我认为有效教学的”合认知性”,重点在于是否能提供合乎学生认知发展的学习,也就是说对于所学的,学生是否真能听得懂、学得会。

3.【愿意学】才是【美】的表现

  这与Peter所提出的”合自愿性”概念类似,有效教学应该要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能让学生保有学习的动机,愿意主动学习。但教学的”合自愿性”,在中小学阶段,重点不在于学生的学习自愿性(不是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而是应该将重点强调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善用各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有效掌握教学的善真美,教学就能更加有效”

这也逐步形成我第一版的教学理念

“教学应以人为核心,依据学生特性,提供其愿意学、学得会、值得学的学习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