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连载小说

最后的纤夫(二)

2016-07-11  本文已影响100人  清风明曦

最后的纤夫 目录


上一节回顾:最后的纤夫(一)

                           

                           木船

穿越历史的时光,仿佛依稀可见滔滔河水上来往穿梭的船只,有的正在走着船,有的准备停泊。码头上有十几个正弯腰屈身扛包和卸包的男劳力,你上我下,好不热闹。岸边堆满了来不及搬走的各种货物和粮食。

在蜿蜒曲折的岸边有一群人,他们衣着破烂,弯着脊背,低着头,迈着沉重的步伐在拉纤。那一群中有我的爷爷、奶奶,还有我的父亲、母亲,还有成干上万个受苦受难的人们。为了能吃上一口饱饭,他们从春拉到了冬,又从冬拉到了秋。为了能吃上一口饱饭,他们从年青拉到了年老,从青丝变成了白发。为了能吃上一口饱饭,再厚的冰河也阻挡不了船民前进的步伐。

那时候和货主不定契约,都是口头约定。货主凭的是一张嘴,船民凭的是一条腿。如果船没准时到达,货主就有理由把货让别的船装。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按时装上货物,船民只有不分昼夜地拉纤。

                            (二)

俺的老家在河南省东南部,豫皖交界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里。那里人多地少,又是平原地带。一年能种两季庄稼,一季冬小麦,另一季杂粮(玉忝忝、红芋、豆子)。一年慌到头,社员累死累活,到末了也分不了多少粮食。粮食分下来都是掺着吃,蒸的红芋面馍,一抓沾一手,味道偏甜,吃多了唑心,反酸。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好面掺玉忝忝蒸哩馍。吃菜简单的很,晒的酱豆子,腌的咸蒜瓣子,腌的萝卜干,就连萝卜缨子也不舍的扔,过一下开水晒干到冬天好下面条。

穿里才可怜哩,冬天的时候不管夹袄还是棉裤,或是补丁摞补丁,不管咋说,还有个穿哩。一到夏天,十岁以下的小孩沒衣裳穿,都光着肚子。当时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穷三年,饿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长期的营养不良,大人和小孩都饿的面黄饥瘦。别看这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照样挡不住开资本主义斗争大会。农民不敢做生意,更不敢说错话。更害怕碰上那嘴里没把门的人给你穿小鞋,扣上资本主义哩帽子,挨批斗还得游街。

河南虽说是产粮大省,可当时产量可低。农民没有外边来钱哩门路,一家几口子就指望着分那点粮食生活。”口号喊得振天响,农民肚子闹饥荒”,这是当时农民的真实写照。家家户户都是土房子,连个院子都没有。只有等到收了秋,砍了玉忝忝秸,再檫(围)院子。

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由于俺老家紧挨着河边,来往运输哩船也怪多。不知道从哪辈起,庄上的人也跟着下河要水吃。慢慢的使船的人多了,由镇上公家管船务的出钱,在1956年的时候,组建了两只船队,分别是三社四队跟三社五队。跑起了水上运输,当起了船民。

那时候有两种木船。一种叫扑梢子,船头跟船尾两头翘;另一种叫半截头,由于走船哩时候都是俩船用缆绳交叉并到一齐走,所以也叫对脸划子。犹如现代女士哩尖头高跟鞋。俺大使的就是这种叫半截头哩的船,管装一万五干斤。

木船虽小,却也五脏俱全。每只船上都设有蓬跟舵。木船被分隔成四部分,分别为坞头、船仓、廒、后梢。

铁锚都放在船头,船头挨着前仓哩旁边有一个栓缆绳哩圆木柱子。在柱子跟前有一个正方形的洞口,正好将够一个人进出,下面就是坞头,有几蹬楼梯,方便出入。坞头是独立的空间,里头管住人,管搁东西。住人哩时候把盖子掀开,不住人哩时候把盖子盖上。

船仓分成两部分,有前仓跟后仓。敞开式哩,上面搭哩有瓦机子,瓦机子一般都是用席子搭成半圆形,放到货物上能挡雨用的。蓬一般都设在前仓跟后仓哩正当中,它也叫帆,是船上的一种辅助行走的工具。走船的时候撑起来,不走船的时候卸下来。有了它,船走得更快。

往后走就是廒了,廒也是独立的空间。跟坞头不一样的是,左右多了俩窗户。烧锅做饭都在廒里,当然也管住人。长年烧锅,一个廒顶子上被烟熏的黑糊糊的。

后梢就是船尾,在船尾两边有俩木柱子,用于挂缆绳。在船尾的下边有一个木舵,掌握着船只的走向。那时候的舵没舵杆,只好用两根好长的绳子,这两根绳子头都系在舵页子上,再把绳子分开,从船身哩外面撸到船头交叉后分开,再往后仓走,人就坐在廒顶上看舵,左手抓住右边的绳子,右手抓住左边的绳子。有交裆船的时候,全靠俩手使劲捞。

古老的中原有一群人

他的名字叫船民

清滢滢的水来,蓝滢滢的天

船民的家就在河上面

风吹河岸,浪打船

一叶叶白帆过河面

有时风平浪静,顺风顺水

有时波涛汹涌,逆水行舟

有时浅滩急流,下河扛浅

有时冰冻三尺,打破冰凌

春暖花开时,船民在拉纤

酷暑难耐时,船民在拉纤

秋高气爽时,船民在拉纤

寒冬腊月时,船民还在拉纤

中秋、春节,年复一年,年年如此


下一节:最后的纤夫(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