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梁哥做灯商半夜被追砍悲壮且从容,心态放宽后儿女双全入佳境
![](https://img.haomeiwen.com/i2088105/c9a3060eaa4f23d3.jpg)
作者:小梁/ 整编:杨长青
灯商帮【第175期】分享课
版权所有,转载请经授权
灯商帮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博信贸易的小梁,重庆人,加入灯商帮有3个月了,这是我第一次分享,所以话可能会有点多。
关于灯具照明知识,群里的大佬们都很专业且系统的有过很多次讲解了,我也受益匪浅,所以这一点上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我就聊一下我在古镇的人生经历和工作吧!
2004年高考前夕,我和很多同学一样,憧憬着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的时候,家里出现了变故,父亲突患重病。那个时候 一下子就觉得天塌了,在很艰难的抉择之后,我放弃学业 转身投入了南下打工的队伍当中。
当时家里的表姐夫有个同学在古镇某大型灯饰企业工作,于是,在经历了两天一夜的绿皮车的颠簸后,我来到了古镇,投奔了他,进入了这个给人带来光明的行业。
同乡把我介绍去了海州的一家做树脂铁艺灯的工厂 ,我正式开始了我的打工生涯,这个时候的我,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面对厂里种类繁多的灯饰配件,是一脸懵逼,甚至是厌恶,每天就盼望着赶紧下班,好给几个在学校的铁哥们打电话聊天吹牛。
后来没有多久,父亲就过世了,家里也负了债。同学们也都上大学的,打工的,三三两两分开,疏远了。面对现实,我开始把目光转回工作中来,开始从螺母,牙管,灯头,工艺流程,一点一点开始认知。
那时候人年轻,学东西很快。半年时间我就摸熟了所有灯的物料、结构,开始做些下单,跟单仓储工作。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多外协加工厂,基本上弯管树脂两大件,都是工厂自己生产,外购也都是些小五金件之类。
这一点上和现在的企业不同,以前设计研发、加工、组装由自己把控,质量交期成本利润把控的很好,市场求大于供。很多企业都在这个阶段赚到了钱,现在设计研发加工多转向于外协工厂,后面成长起来的工厂多数沦为了装配型工厂。
这一点上的优势在于风险降低,不用再养这么多部门和工人,也给满怀激情的创业者降低了难度。外面有什么材料,跟风做什么就可以了。劣势在于部分利润去了上游,在生产上丧失了一些主动权,质量成本交期受制于上游。所以,现在只要灯饰工厂材料加工还在自己手上做的,都该点赞了,真心不容易。
工厂生意好起来了后,外销单不断涌进来,老板也提拔我做了主管。那是一段痛并快乐的日子。很忙,也很充实。不过这个时候的我,依然书生气十足,每天在车间里指手画脚,不懂人情世故,便开始树敌,我没有觉察到危险的到来.....
工厂里有个装灯大姐,文化程度低,但装灯水平很高,很多结构复杂的灯具,她都信手拈来。我就经常分配一些有难度的灯具给他做,时间一久,她就有意见了,同样的工资,难的却她做,就不服从管理。
我依照公司制度罚了款,然后在一个深夜里,她老公带着人,拿刀追着我跑,吓得我差点跳了西江,后来就被迫辞了职,去了东莞。
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是很大的,明白了江湖险恶,人心难测,出门在外,不求荣华富贵,但求平安。人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身边满怀期待的目光而活,人在江湖漂, 一切以和为贵,不与人争,凡是多忍让, 把“你好、谢谢、对不起、见谅”挂嘴边,你能少很多麻烦事,社会上总是有一些充满了暴戾之气的人, 远离就好。
这就是我初来古镇接触的灯 现在外面好少见到了。
2007年的东莞,灯红酒绿,莺歌燕舞。工厂工人都是18-25岁,年轻活力,妹子多。想起在古镇那几年,那工作环境,那些人,我觉得东莞才是好地方。
于是,在一家做节能灯的韩国企业呆了下来,这家工厂一年四季产品没有换过 ,工作生活按部就班。于是,吃喝玩乐成了主业。两年后,公司搬迁去了山东烟台,我没有再去。这段东莞的生活 我总结了一下: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状态。
这个时候,古镇那位同乡打电话叫我回古镇,他已经在那家大企业做股东老板了,然后我又回到了古镇,进了这家公司,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入行,学习7S管理、仓储物控、采购跟单、绘图....等等 。
可能有朋友问,之前不是就懂灯了吗?错,直到今天,我都觉得自己在这个行业是只菜鸟,家居灯饰日新月异,材料工艺款型不断的创新突破 再创新,再突破... 呆的越久,越加懵逼状态。
现在又搭上了LED的快班车,加之这几年半路杀出的电商模式: B2B、B2C、O2O看的眼花缭乱,行业里不断的有人异军突起,也有人壮烈倒下,黯然失色。
所以有时候在外面看灯,有些门市小妹说,她家工厂多专业,多牛逼的时候,我都付之一笑,对她说:女施主,淡定些,高处不胜寒。
这家大公司在灯饰行业是佼佼者,如同一所学校,这所学校走出来了上百位行业的老板,企业分厂众多,我们是客房分厂,专做台灯、壁灯、落地灯、出口欧美国家。公司订单疯狂,几天一个集装箱 工作。爱情开始双丰收,日子开始一天天好起来,后来,因为做了缅甸金三角的工程私单,高层讨论后,就被迫散伙了。
出来后,去了一家做锌合金灯饰的工厂做管理,老板是黑白两边的,又做信贷业务,又做灯,没多久后犯了事,树倒猢狲散 。
这时候我意识到,工厂接触的人,产品都是有限的,也不利于以后的发展后,就调整了方向。老婆去了门市上班做销售业务,我去了贸易公司 ,在成家立业上 ,选择了先成家,后立业。
也就是这阶段,我们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供应商、客户,懂了更多的产品,销售技巧。更重要的是,朋友多了很多,我们坚持以诚待人。对于销售,我的理解就是,卖的是人心,不是产品。 我们自己的客户不多,但都是别人挖不走的,原因就是这样。
产品不合适,价格不合适,都不是主要 ,主要的就是我们维系的客人。只找我们,不找别人,更不会四处问。货比三家,古镇的事儿都我们跟进,有时候像个代理人。
男人三十而立,在古镇这片沃土上,而立之年,我们小两口也完成了生儿育女 ,购房购车的愿望,彻底融入了中山这座包容宜居之城。生活谈不上富裕,但儿女双全,人生不过如此, 收获了一份内心的从容与淡定,正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是我今天的分享,没有什么专业知识,就是一段灯商经历,就当是给大家伙拉拉家常,感谢这个行业赋予我的一切,及前行路上的每一位有缘人!!!
灯商帮,互联网最温暖的群会。【我是杨长青,我是灯饰圈的屌丝,不是大咖,只想把知道说给大家听,我的微信号2403460515】